
能源日訊[3899期]2025-04-25
-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發布
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市場監管總局24日發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5年版)》。相比2022年版清單,新版清單事項數量由117項縮減至106項,減少了11項,事項下的全國性具體管理措施減少了17條,地方性管理措施減少了16條。
-
一季度南方電網經營區域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
4月18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獲悉,今年一季度,南方電網經營區域全社會用電量38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增速高于全國1.5個百分點,較1-2月累計增速提高1個百分點,體現南方區域經濟運行開局平穩,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
國家能源局: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4.3億千瓦
4月20日,據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國家能源局發布1-3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4.3億千瓦,同比增長14.6%。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9.5億千瓦,同比增長43.4%;風電裝機容量5.4億千瓦,同比增長17.2%。
-
2025年3月河南省原煤產量同比增長3.9%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3月份,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938.17萬噸,同比增長3.9%,增速比1-2月份放緩10.0個百分點,日均產量30.26萬噸。2025年1-3月份,河南省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2652.50萬噸,同比增長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3.3個百分點。
-
大秦線檢修臨近尾聲,節前市場延續弱穩
隨著五一長假臨近,港口煤炭市場交投氛圍趨于平淡,加上大秦線春季檢修接近尾聲,且4月份以來,由于下游需求持續偏弱,多階段性封航天氣,港口庫存較月初不降反升,市場心態偏弱,節前貿易商報價小幅下移,積極出貨為主。
-
西南油氣今年以來累計生產天然氣32.68億立方米
提升全鏈條一體化協同運行效率,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全力打好“穩產、上產、攻關”三大攻堅戰,今年以來累計生產天然氣32.6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3%。今年以來,西南油氣分公司聚焦效益開發做大產量規模,提升全鏈條一體化協同運行效率,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加快推進川西、川南、川東北“3個50億方”大氣區建設,全力打好“穩產、上產、攻關”三大攻堅戰,天然氣產量持續保持增長態勢。截至4月22日,累計生產天然氣32.6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3%。
-
山西一季度煤層氣產量創歷史新高
山西省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3月,山西省煤層氣總產量35.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5%,創歷史同期產量新高。煤層氣俗稱“瓦斯”,是產自煤層中、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非常規天然氣。華北油田山西煤層氣分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沁水煤層氣田年產量有望再創新高,為我國天然氣穩定供應提供有力支撐。
-
三峽能源青海格爾木儲能電站項目順利并網
4月22日,三峽能源青海格爾木100兆瓦/200兆瓦時儲能電站EPC總承包項目全容量并網投運。該項目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烏圖美仁鄉,平均海拔3000米,是世界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輸電大通道——“青豫直流”工程的配套工程。儲能園區由60座形似集裝箱的PCS倉和電池倉組成,倉中排布著電池組,每個電池倉由12個電池簇組成,每小時可以穩定放電10萬千瓦時。
-
生態環境部:我國核設施輻射環境水平良好
4月23日,生態環境部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在會上,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李治國介紹,我國的輻射環境監測網已經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輻射環境監測網,國家級輻射環境質量監測網設立了1835個監測點,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及以上城市、重要邊境口岸、核設施周邊以及其他重要邊境地區。在環境影響方面,多年監測結果表明,我國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水平一直保持良好,與上世紀80年代天然環境輻射本底調查相比,我國核設施周圍輻射環境沒有明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