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術是我國四大發明之一 。早在1800多年前,造紙術的發明家蔡倫即使用樹皮、麻屑、破布、破魚網等為原料制成“蔡侯紙”。紙的誕生是人類歷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更是人類傳播史上的一次偉大的革命。造紙術的發明對中國和世界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
造紙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十大支柱制造業之一。紙漿造紙行業的三大特點是:原料密集、資金密集、技術密集。同時,造紙還是能源消耗密集型的產業,是國家輕工產業中的能耗大戶。在能源和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和環保政策日趨嚴厲的壓力下,節能、降耗、減排既成為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增加效益和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造紙過程所耗熱能大部分用在紙機干燥部,因此做好紙機干燥部的節能十分重要。孚雷德將紙機干燥部的主要節能措施整理如下:
排除蒸汽中的空氣等不凝性氣體 蒸汽中的空氣嚴重影響熱傳遞并降低蒸汽溫度。為了提高烘缸表面溫度,只能提高蒸汽壓力,導致蒸汽耗量增加。
提高蒸汽干度 蒸汽中含水多時會降低烘缸效率,影響烘干效果,靠提高蒸汽壓力和增加蒸汽流量來滿足烘干要求勢必造成蒸汽的浪費。
降低供汽壓力 通常3.5barg的蒸汽壓力即可滿足要求,對更高壓力的要求往往是由于疏水閥問題、蒸汽中存在空氣或含水多等問題。壓力的提高會帶來蒸汽耗量的增加。
確保紙頁和烘缸的緊密接觸 松散的接觸會使得烘缸與紙頁間形成空氣膜而增加熱阻,引起蒸汽浪費。
及時排除烘缸中冷凝水 烘缸內部積水時熱阻增大,烘干效率降低,蒸汽需求量增大,耗電量也增加,也會導致頻繁停機。處于良好運行狀態的烘缸可帶來20%的節能效果。
蒸汽噴射系統可以降低蒸汽耗量15%和提升烘缸效率20% 烘缸中汽水混合物排至閃蒸罐中,閃蒸出的二次蒸汽連同來自烘缸中未放熱的蒸汽被吸入噴射系統并加壓后回到本段烘缸再度使用。這樣,既消除了蒸汽的泄漏損失,也利用了冷凝水中的熱能,更重要的是加速了蒸汽在烘缸內的循環,達到既大幅提高烘缸效率又顯著降低能耗的目的。從歐洲半個多世紀的實際運用經驗來看,這種系統可獲得20%以上的效率提升和15%以上的蒸汽節約。
采用全封閉式乏汽回收罩系統能節約蒸汽15%和提高20%干燥能力 在烘干部,紙頁中蒸發出來的所有水汽被空氣吸收后,必須通過強制通風不斷地從車間排出。烘干部通風良好與否,直接影響到紙業中水分的蒸發速度和整個烘干過程的經濟性。通風良好可降低空氣中的蒸汽飽和度,從而減低烘缸的蒸汽耗量和提高烘干速度。采用封閉式汽罩,能使干燥部與周圍空氣完全隔離,減少干燥部進風量和排風量,降低烘缸散熱量。配套使用的熱風送風系統向汽罩內送熱風,提高汽罩內空氣溫度,增加了熱空氣的吸濕能力,從而增加了干燥部的干燥效率。乏汽回收系統將低溫低壓的乏汽集中回收并增壓后用作其它用途,如水的加熱或空氣的預熱。實踐證明,一套有效的全封閉式乏汽回收罩系統可以節約10—15%的蒸汽耗量,特別是在外界氣溫低時,效果更明顯。同時,能提高20%以上的干燥能力。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廣大造紙企業,面對節能環保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如何迎接挑戰并抓住機遇從而提升自身競爭力和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這需要更新知識、提高技術和積極行動,需要企業的投入和從事節能環保專業公司的付出。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