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實施細則正式出臺: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聯合發布《關于開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的通知》,確定在上海、長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工作,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據此《通知》,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5萬元,純電動乘用車每輛最高補貼6萬元,補貼資金首先撥付給汽車生產企業,按其扣除補貼后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私人用戶或租賃企業。
新能源車以往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并不樂觀,一汽豐田2006年最初在中國引進首款混合動力車普銳斯,之后還先后出現過混合動力思域、混合動力君越等多款新能源車型。但因其價位高、相關政策不配套,銷量均不佳。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有關專家指出,從通知中可看出,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今后將成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最大贏家。而隨著中國國內充電站等電動車配套設施的完善,電動車發展或將駛上快車道,電動車將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但同時,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電動車的問題并不是汽車行業自身能完全解決的,如果電池行業無法在技術上實現革命性突破,那么電動車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普及。這也為新能源車試點工作增加了一些風險。
此外,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還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汽車推廣實施細則的通知》,將發動機排量在1.6升及以下、綜合工況油耗比現行標準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車納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中央財政對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按每輛3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定額補貼,由生產企業在銷售時直接兌付給消費者。
對此業界預測,節能小車實施國家補貼政策,將扭轉當前小排量車的下滑趨勢。這是因為中國內地消費者的用車理念仍不盡成熟,而節能汽車補貼政策將會令他們重拾對小車的熱情。所以,對節能小車實施3000元補貼,可讓“購置稅”優惠政策縮水后的中國小排量汽車市場再現商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