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裝備讓染缸用能效率有效提升,數字技術使商場能耗管理越發精細……隨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產業園區、大型公共建筑群實施技術節能、管理節能改造,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2024年8月發布的《中國的能源轉型》白皮書顯示,十年來,中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大力發展節能降碳技術和產業,全面提高能源效率,能耗強度持續下降,累計節約能源消費約14億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0億噸。
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用能成本高、能源利用效率低等問題仍然突出。多位專家近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加快推進能源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可有效提高全社會能源綜合利用水平,降低企業投資運營成本。“智改數轉”正讓節能降碳變得有的放矢。
精準管控能耗
寒冬時節,在浙江皮意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江皮意”)的紡織印染車間,高溫運轉的染缸持續向外散熱,高溫蒸汽縈繞整個車間。這是印染行業最主要的耗能環節。
2022年以來,各類能源價格持續高漲,生產用能成本急劇攀升。同時,受外貿訂單等市場因素影響,浙江皮意的經營壓力激增,對節能降碳、降本增效的訴求十分強烈。
正是這一年,浙江皮意與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奧能源”)合作,對染缸工藝進行改造,將部分染缸蒸汽換熱工藝改為燃氣加熱器循環換熱工藝,有效提升燃氣加熱的熱效率。
節能改造不止于生產工藝和工序,數字化裝備的應用,讓染缸能耗的精準管控成為可能。
2024年,新奧能源陸續為多家印染廠裝上能碳智控一體機,各廠家對染缸的用能管理進一步升級。新奧泛能網首席產品官王尊告訴記者,能碳智控一體機由新奧能源自主研制,可利用算法,針對染缸的微循環工藝系統進行感知、預測、分析,進而優化溫度管控,實現能源供應與印染工藝的高效匹配。
數據顯示,加裝能碳智控一體機的染缸,一次成品率較此前提升5%,保持在99%以上。這意味著,一個染缸一次印染的能耗可下降4%左右。
“我們還在能碳智控一體機內設置碳排放因子監測模塊,該模塊可以自動計算印染全生產過程中的碳足跡,為印染產品智能生成碳足跡分析報告。”王尊說,可信的碳足跡報告將對我國紡織品外銷起到重要作用。
用熱張弛有度
記者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的眾安廣場看到,消費者在高峰時段熙熙攘攘,低谷時期三三兩兩。但空間開闊的商場并未因人流變化和早晚溫差而忽冷忽熱,恒溫恒濕的環境體感宜人。
讓商場不懼室外寒風入侵、不怕室內熱源干擾的“功臣”,正是智能升級改造后的暖通系統。
記者了解到,眾安廣場于2007年建成營業,是杭州市首座擁有酒店、公寓、寫字樓、購物中心的商業綜合體。隨著時間推移,商場內的通暖系統設備設施越來越無法滿足實際需求。
新奧能源浙江省公司泛能業務召集人蔡律律告訴記者,此前,商場由于設備運行數據無法及時獲取,無法實現溫度的實時調節。一遇到天氣變化或者人流激增,室內溫度不是過高就是過低,不僅消費者滿意度大打折扣,還導致能源浪費。
數據顯示,在暖通系統智能升級改造之前,眾安廣場暖通系統的運營成本占商場總成本的15%,占商場能源成本的60%。
2022年,一組數字化算法機柜安裝在眾安廣場的能源機房內,商場內的邊邊角角也加裝了40多個傳感器、感應探頭,樓宇內的能耗及溫度變化從一本“糊涂賬”變成了一本“明白賬”。此后,新奧能源將眾安廣場的熱源由外供變為自給,再結合源源不斷的數據反饋,推出適合眾安廣場自身特點的暖通系統使用方案,讓用熱供能張弛有度。
蔡律律說,有了智能技術加持,眾安廣場改造后的暖通系統不僅在熱力消耗上節省近27%,用電強度也節省近一半。如今,在浙江、安徽等省份的商業綜合體,新奧能源主導的暖通系統智能化改造正在得到不斷推廣和應用。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