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油田孤東采油廠集輸大隊圍繞采油廠“穩油增氣”目標,加強天然氣產供輸統籌管理,4月,外交氣量環比增長56%。天然氣效益增長的背后是該大隊瞄準“開源節流”,精準發力的“三板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產氣量最關鍵的“器”,當然是指的分水器。如何做到“利”?集輸大隊成立以技術管理室人員、基層主管副隊長、基層骨干為主的技術攻關小組,強化聯合站分水器管理,優化運行參數,提高分離效率,最大程度地發揮“利器”作用。
“分水器內液位控制在一半位置,形成高效分氣最大面積,產氣多,這個原理站上專門培訓過的。”5月19日,二號聯合站3號分水器前,計量崗員工李萍踮著腳尖,在活動分水器凡爾連桿時說,“增加產氣量,最關鍵的是要保證分水器凡爾靈敏。”
哪些管線水合物多?哪些管線容易積液?他們在加強精細調控分水器,優化運行參數,提升源頭分離效率的基礎上,在系統管網暢通上下工夫,解決管網的淤堵難題,減小天然氣管路壓降,提高天然氣管網的抗沖擊能力,使源頭優化后的天然氣能夠穩定地低壓輸送出去。
“產氣量多了,管線暢通了,我們又在降低用氣量上做文章。”大隊技術管理室劉相國介紹。通過原油黏溫曲線和原油脫水試驗確定聯合站最佳脫水溫度,減少加熱爐用氣;調節加熱爐供氣比,定期清理煙道,降低排煙溫度,提高燃氣效率。“現在,聯合站加熱爐耗氣量每天能減少6200立方米左右,這都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效益。”劉相國說。
二號聯合站副隊長趙偉說:“我們結合二號聯合站現有的流程,鋪設新管線將4號凈化罐的高溫底水通過位差的方法排放到3號二次油罐中,這樣凈化罐的高溫底水可以對二次油罐低溫原料油進行提前混熱,提升了原料油的初始溫度。”
“原油脫水余熱再利用,使二次油罐低溫原料油提高了10多攝氏度,這樣就減少了脫水加熱爐用氣量,降低了天然氣能耗。”趙偉語氣里的驕傲與自豪是顯而易見的。
技術人員還瞄準了供氣“瘦身”。按照采油廠定額供氣管理制度,集輸大隊加強與用氣單位溝通交流,結合供氣歷史數據和季節特點,合理調配氣量,與用氣單位達成節氣共識。集輸大隊在努力提升供氣質量的基礎上,按照5%至10%的比例逐步減少供氣配額,目前采油廠每天自用氣量減少4600立方米。
“如今,大隊通過實施內部定額產氣和定額用氣激勵機制,日挖潛氣量提升至15100立方米,挖潛的天然氣全部進入外交氣管網,對采油廠總外交氣的貢獻率穩步提升。”劉相國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