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泉州港華錦碼頭在屋頂建了該港首個光伏發電站,至今建成滿5個月,并網發電21萬度。一年下來,此站預計可減少碳排放量近500噸。
據悉,這是華錦碼頭與廈門自貿片區港務電力有限公司的合作建設項目,位置選擇于碼頭兩座鋼筋混凝土倉庫的屋頂。發電站設計裝機容量450千瓦,遠程主控設備在室內,年平均發電量約50萬度,所產生的電能可供碼頭機械設備照明。“余電可上傳至電網,獲得一些收益。利好不止于此,夏天,屋頂可直接降溫4至6攝氏度。”該項目相關負責人說,該光伏電站每年可替代標準煤約157.5噸,減少碳排放量近500噸,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由于采用了先進的光伏智能監測系統進行遠程管理,自2020年初投產發電以來,華錦碼頭光伏電站運行平穩,光伏組件轉換效率19.9%,逆變器效率98.8%,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該項目是華錦碼頭持續開展港區RTG“油改電”、LED綠色照明節電、建設使用岸電等節能減排工作和綠色港口建設后的又一次有益嘗試,為推動泉州港口的可持續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