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研究小組正在嘗試確定在沒有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電子的情況下將太陽能和儲能與直接耦合相結合是否可行。根據研究結果,這種特殊的配置可能是高效的,但可能需要特殊的面板和電池。
德國Jülich能源與氣候研究所(IEK-5)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果采用直接耦合和不采用最大功率點跟蹤(MPPT)電子技術,屋頂光伏系統和儲能系統的組合如何成為可行的解決方案。
德國Jülich的JurgenHüpkes介紹了索菲亞(Sophia)系統在改善軟件基礎架構方面的發現,而丹麥技術大學DTU Energy Conversion的研究員Suren Gevorgyan談到了該項目如何幫助將一系列標準化步驟帶入了有機領域光伏(OPV)。
科學家們認為把MPPT技術放在一邊是合理的,因為它會增加屋頂太陽能儲能項目的成本。他們還提到了復雜性、電力開銷、潛在的可靠性問題和干擾信號等其他因素。
研究人員說:“如果配備合適的電池,在辦公室里安裝一個低輻照度、低負荷、高自主性的光伏收割機和屋頂上安裝一個高輻照度、高負荷、部分自主性的光伏系統都可以在沒有MPPT電子設備的情況下高效工作。”
他們將這兩種不同的配置作為光伏組件的基本單元進行了分析,最小數量的電池單元與單個二次電池單元相耦合。
該小組解釋說:“這些單元可以是一個更大的面板或系統的一部分,也可以單獨使用。”計算了與現代商業鋰離子電池相關的3.1 V到4.6 V的電池開路電壓范圍。
然而,由于標準太陽能組件和電池提供的參數范圍有限,該模型的實際實施可能會很困難。
學者們表示:“因此,特殊光伏電池組合的微調可能需要特殊的光伏模塊,電池或兩者都需要。”
研究小組聲稱,該項目中的電池不僅是一個儲能單元,而且是一個阻抗匹配元件,可以匹配源和負載,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功率傳輸和最小的反射。
該組織表示:為了找到合適的組合,光伏系統和電池需要特定的實驗參數。這包括在目標輻照度范圍的不同輻照點測量的光伏組件的特性I-V剖面,以及在中等充電狀態下的電池的特性I-V。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