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做央企創新尖兵,助力能源科技強國”,這是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管路預制廠外墻上的醒目標語。投產一年來,管路預制廠極大地促進了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降本增效,它也是我國抽水蓄能行業首個高智能管路預制廠,引領著我國抽水蓄能行業的前沿科技。
記者日前在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一線采訪了解到,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達到360萬千瓦,被譽為“超級充電寶”,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重點配套綠色能源重點工程,將為提高京津及冀北電網調峰能力,保障北京負荷中心綠色用電需求,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有力支撐。按計劃,電站將于今年底實現第一批機組投產發電。
豐寧抽水蓄能電站分兩期建設。由中國電建水電三局和水電七局組成的聯合體,承擔豐寧抽水蓄能電站(一、二期)機電安裝施工工程。
三七聯合體黨工委書記、水電三局制造安裝分局副局長、豐寧項目經理申時康告訴記者,長期以來,我國工藝管道制作安裝模式,主要以“現場預制+安裝”為主,邊預制邊安裝,誰預制誰安裝。對管件的所有處理工作,諸如劃線、下料切割、坡口加工、組對、焊接、熱處理、無損檢測等,都是在安裝現場完成,以手工作業為主。一般來講,安裝現場的條件比較簡陋,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并受制于環境條件,要達到較高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水準,相當困難。
管路預制廠,是面向大型工程和長期市場而建設的真正意義上的工廠,具有正規的廠房設施、先進的生產設備、完善的物流系統和獨立的管理機構,實現了管道預制機械化、自動化、專業化,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水準。工廠的獨立運營,使得管道預制與安裝在時間、空間和組織上徹底分離,改變了傳統的施工流程。項目部安裝現場與工廠之間默契的配合,給工程質量和作業效率帶來根本保證。管路預制廠依據“以人為本”、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的指導思想,采用平行移動和流水作業的方法,進行工廠平面生產工藝的布置。
記者在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管路預制廠看到,占地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的巨大廠房里,僅有五六名工作人員,然而繁忙的生產流水線上,管路規劃、測量、打磨、切割、輸出的各個環節井然有序。如果采用過去的“現場預制+安裝”模式,豐寧抽水蓄能電站這樣的體量需要50多名管路作業人員。
管路預制廠廠長李波告訴記者,管路預制在工程中的應用十分成功,不但大幅提升了焊接質量,而且減少了現場配管工程量,大幅縮減了工期,同時現場焊接量的減少,也改善了地下洞室環境。
截至目前,三七聯合體通過優化施工方案和合理調配資源,二期首臺機組直線工期較合同工期提前5個月。
李波向記者表示:“我們將繼續踐行初心使命,爭當大國工匠,弘揚電建精神,打造抽蓄品牌!”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