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確保糧食能源安全。保障民生和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用電。
在2021年,我國曾經一度出現電力短缺的情況,那么今年在各方面壓力依然存在的情況下,電力該如何保障?來看兩會記者在制造業大省浙江的采訪和觀察。
在東部沿海的制造業基地浙江寧波,記者走訪了不同領域的多家工業企業,了解今年的用電情況。在一家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受冬奧會的帶動,今年一季度企業的訂單源源不斷,工廠在24小時加班加點生產,而去年,工廠因為限電,損失了一些訂單。
浙江寧波某體育用品制造企業負責人 王東曉:用電比去年穩定多了,去年最嚴重的時候一周會停三天左右,今年到現在為止沒有停過,如果電沒有的話,一切都沒了。保訂單、保員工、保市場。
在另一家大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一季度的訂單也快速增加,企業正在為今年的用電高峰做準備。
浙江寧波某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工程部總監 嚴杰:到目前為止,企業用電是滿足生產要求的,我們內部在節能改造上也在做深入挖掘。
還有不少企業選擇通過技術改造來適應錯峰生產,用機器人來替代原有的傳統產線,以減少高峰時的用電壓力。
浙江寧波某橋梁設備制造企業負責人 徐斌:我們技改的目標就是24小時能夠正常運行,能耗能夠降低40%左右,盡力安排在低谷狀態下的用電。
用電企業加班加點完成著手里的訂單,而在另一端的供電企業,也已經開啟了高負荷運行狀態。位于寧波的北侖電廠,承擔著保障浙江省電力供應的重要任務。電廠負責人介紹,今年2月份,電廠四臺燃煤機組完成發電量14.78億千瓦時,超過計劃電量24%,這也是近年來首次出現。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北侖電廠運行部副主任 王興:煤電這塊保供的壓力非常大,昨天我們廠的機組平均負荷率91%,意味著大多數時間機組都是滿發狀態。
為了確保高峰時的用電需求,北侖電廠正在加緊組織落實全年電煤的供應,電廠負責人林志峰說,這是他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北侖電廠副總經理 林志峰:把煤炭保供的工作做好了,因為口糧最重要,今年電煤口糧的量總體上會很大,有可能超過830萬噸。
林志峰說,去年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讓他記憶猶新,煤價一度突破了每噸2000元。市場煤炭緊缺、電廠的成本壓力加大,這也是導致用電緊張的重要原因。為了穩定煤價,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煤炭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明確了電煤中長期協議價格在每噸570元到770元。市場預期穩定了,這讓林志峰也松了口氣。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公司北侖電廠副總經理 林志峰:價格可以控制在一個合理水平,那我們對做好保供工作肯定是更加有信心了。
陳世宏,是國家能源集團浙江地區的煤炭采購負責人,近幾天他帶著公司的采購團隊,正在和上游企業簽訂煤炭中長期合同,現在的煤價比去年是有所下降。
國家能源集團浙江燃料公司計劃經營部主任 陳世宏:這個價格是兼顧了電力企業也兼顧了煤炭企業。簽訂的100%的長協,我們執行的價格都在國家發改委要求的合理區間內。
電力保供,除了確保電力企業穩定供電之外,電網的整體調度也至關重要。今年2月份,寧波經濟復蘇強勁,用電同比增長幅度達到29.14%。在寧波電網調度中心,負責人陳東海介紹,由于當地新能源占比高,發電不穩定,需要實時來調整煤電、氣電等其他電廠的負荷。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調度控制中心主任 陳東海:新能源裝機占到20%以上,但新能源全年的發電量僅占寧波的5%左右,今年我們加強燃煤機組的應發盡發,保工業生產,保居民用電。
為了提高用電高峰的調節能力,寧波市近期把一些寫字樓、商場、冷庫和數據中心的空調負荷統一管理起來,用電高峰到來時,可以隨時降負荷。
國網寧波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 胡海:這是我們安裝在用戶這邊的傳感器,在用電高峰的時候我們把調節負荷的指令發到終端,這些負荷總量占到全市最高負荷的6%左右。
同樣是為了解決新能源不穩定的問題,在內蒙古的烏蘭察布,全國首個電網友好綠色一體化示范項目已經并網發電,緩解快速增長的電力缺口問題。
電力規劃設計總院副總工程師 徐東杰:在新能源大發的時候,通過儲能做整個電量的平移,在負荷的高峰時段,通過儲能的放電滿足電力的需求,同時負荷側可以做到精準控制。
根據中電聯的預計,2022年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間部分區域電力供需偏緊。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與數據中心主任 王益烜:預計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8.7萬億到8.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到6%,各季度增速呈逐級上升態勢。
華北電力大學新型能源系統及碳中和研究院院長 王志軒:我認為在2022年,電力的供需平衡,總體上還處在一個緊平衡的狀態,煤電仍然是基礎能源,要托底保供,煤電的職責沒有變化。
另一方面,在2022年,煤電和新能源的優化組合也將為電力保供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副司長 梁志鵬:煤電機組還是電力運行的主力,但是大的方向是要提高非化石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電量的供應,新能源和煤電優化組合。
記者 平凡:經歷了2021年的用電緊張,我們更加能體會保電就是保增長的含義,以2021年的數據測算,每一度工業用電可以產生近8元的工業增加值。當前保電還要看煤電,目前國內煤電機組平均服役年齡12歲,按服役年齡計算,相當于青壯年,作為煤電的口糧,電煤價格在今年有望保持在合理區間,這給2022年電力保供創造有力條件。能源的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能夠未立先破,應該先立后破。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