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能源網訊 7月8日—7月10日,中國能源網攜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協會和中國企業投資協會在上海成功舉辦了以“合理利用能源,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2010中國分布式能源研討會暨展覽會”。
會議期間,中國能源網記者就我國光伏產業發展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專訪了合肥陽光電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為。
合肥陽光電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電源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有光伏逆變器和控制器、風能變流器、回饋式節能負載、電力系統電源等,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的設計及技術支持服務,是我國最大的光伏電源企業,也是我國光伏和風力發電行業為數極少的掌握多項核心技術、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之一。2009年產值為2.1億,2010年將達到5億左右。
中國能源網:近年來,我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分迅速,2009年太陽能電池產量占全球總量的40%左右,風電裝機累計達2500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二。但并網問題一直是制約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您認為,造成“并網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趙為:造成我國可再生能源并網難的主要原因,首先,與我國的區域經濟有關系。目前,我國資源和負荷地區位置不匹配,造成了必須是大規模、長距離的輸電。在歐洲就沒有這樣的問題,歐洲的發電中心就是負荷中心,所以接納能力沒有太大問題。第二,電網最初的建設本身比較脆弱。原來的電網建設,沒有考慮到現在的如此大的容量。特別是,像內蒙電網,本身電網規劃容量不是很大,但是風力資源又十分好,現在大規模的進行風電建設,要并網肯定是不行的,造成內蒙古1/3風電場棄風。目前國家提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采用特高壓輸電模式來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問題。
中國能源網:本次世博會,陽光電源幾乎“包攬”了世博場館全部太陽能發電工程,對于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未來的解決方案有哪些?
趙為:從市場角度來說,光伏發電面臨的一個最主要問題就是國家的上網電價政策還不是特別清晰。目前有些地方已經出臺了上網電價,如山東、江蘇等地,但國家沒有一個統一的電價政策。從國外經驗來看,目前比較成功的就是用FIT電價來啟動市場。
在制定上網電價方面,國家確實也比較謹慎,因為如果電價出臺,可能會造成市場的井噴。最近國家拿出280MW的特許權招標,在電價方面做進一步的試探,對光伏電價的制定會帶來很大的作用。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 ,也不一定是壞事。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有些國家政策的大起大落對市場的傷害反而更大。比如西班牙,正是因為當時的電價太優厚,造成市場一下子井噴,2008年裝機容量大概是2.2GW,整個系統良莠不齊,裝了之后才發現,那么多的補貼,國家根本支撐不了,因此降低補貼,到2009年光伏裝機容量跌至400MW。德國原定7月份下調補貼,但由于反對的聲音太多,補貼下調時間延遲。因此政策對市場影響非常大,補貼政策一旦改變,對市場波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今年在歐洲市場,光伏產品需求就出現了井噴,包括逆變器、電池板等,這對市場而言都是不正常的,市場的發展希望是平穩的,像這種大起大落都不是很好。
如果德國補貼下降,明年光伏產品需求量肯定會有的短暫的下降,但從長遠來看,即使補貼下降,但是這個補貼還是比較誘人的?,F在的德國光伏補貼折合人民幣大概是2.5—3元之間,下降15%以后,這個電價仍然是非常優厚的。他們的電池板用的中國的,現在的逆變器也有很多是用中國的,所以他一套系統的成本和中國是差不多的,他的電價如果能維持在2元的話,其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所以從目前的整個分析來看,光伏市場無論是德國、意大利、法國、比利時、捷克、英國等,這些國家的市場都會持續的發展,所以整個光伏發展的趨勢是穩定的,2010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預計能達到14GW,明年仍然會保持15%—20%的增長,這個態勢是不變的,當然也會出現短暫的下降。
中國能源網:在實際應用案例中,陽光電源的最大的特點和優點是什么?
趙為:我們密切關注和跟蹤國際最新的技術,目前我們的設計方案、采用的器械以及拓撲結構(即架構)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我們一直專注在新能源、太陽能發電領域,在技術方面一直保持在最先進的水平。從2006年開始,我們一直參加國外的展會,一方面在宣傳自己,更多的是在多看,多學習,學習國外的先進產品,這是我們保持技術領先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我們也得到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從九五開始,一直得到國家科技部的項目支撐,包括一些“863”的科技項目。
中國能源網:未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公司未來有什么規劃?
趙為:公司未來將專注三個方面:風能、太陽能、儲能系統。在這三個方面,我們還需要不斷的去深入,隨著國家可再生能源包括智能電網方面的發展,對這三塊領域都會提出更多的、更深的一些要求,不是僅僅停留在目前并網發電的這些要求上。
目前這三個領域已經足夠我們去拓展了,市場空間也是非常大的。我們最近也有上市的計劃。同時,我們也在積極拓展國外市場,在法國我們也有分公司,未來隨著服務的需要,我們也會在意大利設立一些服務網點,包括以后可能會在西班牙、德國都會設立服務網點,這是根據市場需要而定,將來還可能會在國外設立一些研發的機構。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 010-51915030 聯系;經授權后可轉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并添加源鏈接,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