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變革、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作為新興技術之一的鈉離子電池憑借其獨特的自身優勢,為電池儲能市場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中國企業更是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積極投身于鈉離子電池這一新興領域的研發與探索,為未來電池技術的多元化發展開辟了嶄新的路徑,也為全球能源存儲技術的革新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以下,我們將對2024年儲能產業相關政策及鈉離子電池的發展現狀進行梳理與總結,分析行業趨勢,展望未來前景。
產業相關政策
新型儲能的快速發展與國家層面的戰略重視密不可分,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臺為儲能產業的快速成長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10月,國家和地方已累計發布儲能相關政策超過2000項。
2023年1月-2024年10月,宏觀利好政策紛紛出臺,僅國家層面儲能相關政策就達164項。其中,發展規劃類35項,包括規劃布局、發展目標等,技術支持類32項,電價與電力市場相關政策28項,監督管理類26項,標準規范類19項,儲充換等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政策14項,新能源配儲政策7項,補貼政策3項。
2023年1月,工信部等6部門印發《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面向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系統謀劃能源電子全產業鏈條,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鼓勵以企業為主導,開展面向市場和產業化應用的研發活動,擴大新型儲能系統、新能源微電網等智能化多樣化產品和服務供給。
2024年3月,國家能源局印發《202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推動新型儲能多元化發展,強化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行的政策措施,推動電力需求側資源參與需求側響應和系統調節。探索推廣虛擬電廠、新型儲能多元化應用等新技術。
2024年6月,工信部公布修訂版《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和《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其中規范了儲能型電池產品性能: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55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10Wh/kg。單體電池循環壽命≥6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電池組循環壽命≥5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2024年6月,工信部對《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2024年版)》進行了公示,其中包括全釩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鐵鉻液流電池儲能系統、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超級電容儲能系統、壓縮空氣儲能系統、飛輪儲能裝置等新型儲能系統和裝備的核心技術指標。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各省市積極推動新型儲能電池的發展,比如河南省發布的《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強新型儲能關鍵技術研發。開展磷酸鐵鋰電池、鈉離子電池、新型鋰離子電池、鉛炭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廢棄礦井(洞)儲能等儲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產學研用各環節有機融合,鼓勵電池頭部企業在豫設立研發機構,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提升新型儲能領域創新能力等。
鈉離子電池技術原理
據了解,鈉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具有與鋰離子電池類似的工作原理,正負極由兩種不同的鈉離子嵌入化合物組成。充電時,Na+從正極脫出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同時電子的補償電荷經外電路供給到負極,保證正負極電荷平衡。放電時則相反,Na+從負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正極。在正常的充放電情況下,鈉離子在正負極間的嵌入脫出不破壞電極材料的基本化學結構。從充放電可逆性看,鈉離子電池反應是一種理想的可逆反應。
資料顯示,鈉離子電池的技術路線有很多種,目前并沒有明確的技術路線,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規?;慨a進程。雖然主流技術路線尚未確定,但產品基本繞不開鈉電正極材料的三大技術路線: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化合物,以及普魯士藍(白),負極材料則以硬碳和軟碳為主。由于不同技術路線性能和成本差異較大,業內還存在爭議。其中,聚陰離子類化合物呼聲最高。
近年來,相關企業在鈉離子電池的研究上取得了顯著成果,特別是在層狀氧化物構型預測方法的提出和實驗驗證方面,這為設計制備低成本、高性能的鈉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提供了理論指導。
鈉離子電池的優勢與劣勢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鋰資源量(金屬鋰當量)為3950萬噸,其中73%集中分布在南美洲少數國家。全球可開采鋰資源儲量約為1350萬噸(以碳酸鋰當量計算約為7100萬噸),近兩年鋰資源的年平均開采量為3.5萬噸,即便如此預計也僅可供開采385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飛速增長,每年的鋰資源開采量也在逐漸增加。
而金屬鈉元素在地殼中儲量遠比鋰豐富(地殼中鈉含量約為2.75%,而鋰含量約為0.065‰),且分布于全球各地,從保障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鈉電池的盡早大規模應用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同時,鈉和鋰的物理化學性質相似且脫/嵌機制類似,因此鈉離子電池的研究與開發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由于鋰資源短缺引發的儲能電池發展受限問題。
除了資源豐富易得、分布廣泛的優勢外,和鋰離子電池相比,鈉電池更具有安全優勢,鈉電池熱失控溫度高于鋰電池,且更容易鈍化、氧化,不易產生易燃現象,而這正是鋰電池的主要弊端。
在電池體系中,鈉不會與鋁發生電化學合金化反應,因此鈉離子電池可以采用鋁箔作為負極集流體(替代鋰離子電池體系中銅箔集流體),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過放電引起的集流體氧化問題,既有利于電池的安全,又達到了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的目的。
另一方面,鈉離子電池充電速度比鋰電池要快許多,在高溫、低溫等條件下都能穩定充放電,優于鋰電池。而且,鈉電的量產可以利用目前的鋰電產線,既降低了投資成本,又有利于激活鋰電冗余產能的價值。
當然,鈉離子電池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缺陷,如鈉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比鋰元素大很多,而且鈉離子半徑比鋰離子半徑大,這使得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比鋰離子電池要低。不過,在規模儲能應用中對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并不是太高,其成本和壽命才是其重點。因此,鈉離子電池在大規模儲能應用領域擁有比鋰離子電池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
2024年產業化進程
2024年,鈉離子電池技術發展迅速,特別是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和安全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需求的增長,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正在加速。
在實際應用方面,鈉離子電池已經開始在一些領域得到了應用。例如,江淮汽車集團的全球首款鈉電池量產車型鈉電版花仙子電動車已經向用戶交付,而江鈴集團新能源搭載孚能科技鈉離子電池的江鈴易至EV3(青春版)車型也已經正式下線。
此外,大唐50MW/100MWh鈉離子儲能項目在湖北潛江熊口農場落地,標志著鈉離子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也在同步推進。
而眾鈉能源與臺鈴科技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兩年內向后者提供不低于200萬套聚鈉1號鈉離子電池包,并預計在今年三季度開啟量產交付,標志著鈉離子電池從小批量試用階段進入到規模化量產的新階段。
總體來看,雖然鈉離子電池年在兩輪車、乘用車市場發展不及預期,但在儲能領域卻一枝獨秀,而且發布鈉電新產品的企業也在增多,表明過去一年鈉電產業在產品的研發方面有很大提升。
產能投資方面,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1-10月,國內共65個鈉離子電池儲能生產制造項目更新了動態,規劃年產能248GWh,計劃總投資1189億元,達產后年產值1200億元。其中,新增投產項目5個,投產年產能4.04GWh,占比1.63%;新增開工/在建項目17個,規劃年產能152.81GWh,占比61.62%;新增規劃(含新增備案/擬建/簽約/環評獲批等)項目共43個,規劃年產能91.15GWh,占比36.75%。預計2024年鈉離子電池中標項目大于4GWh。
電站項目方面,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產業數據庫不完全統計,2024年1-11月,鈉離子電池儲能采招落地規模126.25MW/251.75MWh。2024年1-11月,鈉離子電池儲能項目并網規模66.8MW/151.57MWh。
出貨量方面,預計2024年中國鈉離子電池實際出貨量將超過2GWh,遠高于2023年的0.7GWh,且業界企業披露的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最高已經達到230Wh/kg,并且有企業以0.45元/Wh的價格對外銷售。在此背景下,國內各地方政府均將鈉離子電池產業作為重要的下一代電池體系展開規劃研究和招商。
全球市場空間方面,有機構預計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需求為342GWh,假設2025年全球儲能領域鈉電池滲透率5%,儲能領域鈉電池需求量為17GWh;預計全球電動二輪車領域鈉電池需求量5GWh,電踏車市場鈉電池需求量為0.91GWh;合計全球鈉電池2025年需求為23GWh,假設單位價格0.6元/Wh,2025年鈉電池市場空間為138億元。
鈉離子電池創新產品
2021年,寧德時代推出了該公司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被視為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標志性事件。但2023年碳酸鋰價格高位跳水,磷酸鐵鋰電池價格也回落至每瓦時0.4元左右,鈉離子電池的售價則在每瓦時0.6-0.7元,其成本優勢喪失導致發展受限。2024年,鋰電池價格下跌超四成,導致目前鈉電池在價格上并不具有競爭力。
根據行業預測,鈉離子電池的理論成本為每瓦時0.3元左右,不過受制于產業鏈不成熟,這一價格在現階段還難以實現。因此,鈉離子電池行業亟需通過設計和產業鏈完善,以降低鈉離子電池的成本。
寧德時代
2024年11月18日,寧德時代重磅發布了其第二代鈉離子電池。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在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上鄭重透露,這款凝聚著無數科研心血與創新智慧的新電池將于明年正式推向市場。從關鍵性能指標來看,寧德時代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為160Wh/kg,而即將閃亮登場的第二代鈉離子電池則有望實現質的飛躍,其能量密度預計將一舉超過200Wh/kg。這一顯著的提升將極大地增強鈉離子電池在能量存儲能力方面的競爭力,使其在與鋰離子電池的對比中,差距進一步大幅縮小,為鈉離子電池在更廣泛的應用場景中嶄露頭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在上個月,寧德時代更是推出了一款具有革命性創新意義的Freevoy混合電池組,這款電池組堪稱電池技術融合應用的典范之作。它別出心裁地將鈉離子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專門針對增程型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特殊需求而精心設計。其令人矚目的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并且能夠支持4C超快速充電技術,這一卓越的性能表現完美契合了當下消費者對于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焦慮和充電速度慢的痛點需求,足以讓廣大消費者在使用電動汽車時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與高效。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Freevoy混合電池組的創新設計充分挖掘和利用了鈉離子電池卓越的低溫性能優勢。在極端寒冷的氣候條件下,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往往會出現性能大幅下降的問題,嚴重影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使用性能。然而,寧德時代的這款混合電池組卻能夠在低至-40攝氏度的極寒環境中依然保持穩定的放電能力,并且在低至-3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中實現正常充電。這一獨特的低溫性能特性在寒冷地區的電動汽車應用場景中具有無可比擬的巨大優勢,它不僅有效解決了傳統鋰離子電池在低溫環境下的性能瓶頸問題,更為電動汽車在全球更廣泛的氣候區域內實現穩定、可靠的運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技術保障,極大地拓展了電動汽車的市場應用范圍和地理適應性。
華為
11月22日,華為公布了一項全新的鈉離子電池專利,名為“電解質添加劑及制備方法、電解質及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5月19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珠海賽威電子材料有限公司聯合提交的專利申請中,詳細闡述了該專利的核心技術要點。
這款電解液添加劑別具匠心地包含了鈉離子和環狀陰離子,且環狀陰離子的環狀結構中巧妙地含有不飽和鍵。這種獨特的化學結構賦予了電解液添加劑諸多卓越的性能優勢。它具有極高的化學穩定性,不易發生氧化脫鈉現象,能夠在電池的正負極表面精準地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從而形成一層穩定、致密的界面膜。這一界面膜如同電池的“保護神”,能夠有效地抑制正極與電解液之間可能發生的副反應,減少電池內部的能量損耗和性能衰減,從而顯著提升鈉離子電池的整體性能。通過這一創新性的技術舉措,有望從根本上改善鈉電池長期以來一直困擾其發展的庫侖效率低、循環壽命差等關鍵問題,為鈉離子電池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和完善開辟了新的道路,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今年早些時候,華為還申請了另一項極具創新性的復合正極材料專利。這一系列的專利申請充分表明華為始終堅定不移地致力于投資鈉電池技術研發,持之以恒地從不同技術角度和研究方向深入探索提升鈉離子電池性能的有效方法。
比亞迪
2024年,比亞迪動工建造了一座規模宏大的30 GWh鈉離子電池工廠。這一重大舉措充分彰顯了比亞迪在鈉離子電池大規模生產領域的堅定決心和雄厚實力,也向整個行業傳遞出了其對鈉離子電池未來發展前景的高度看好和強烈信心。
2024年11月底,比亞迪儲能英國和愛爾蘭負責人王凱在LinkedIn上宣布,推出鈉離子電池儲能系統產品——MC Cube-SIB ESS。據介紹,比亞迪MC Cube-SIB ESS儲能系統的容量為2.3MWh,標稱電壓為1200V,電壓范圍為800V-1400V。該產品使用了公司標志性的刀片電池,并采用“CTS集成設計Cell to System”。
雖然與平均容量為5 MWh的標準20英尺鋰離子集裝箱相比,其能量密度確實相對較低,不到鋰離子集裝箱的一半,但它卻擁有其他諸多獨特的優勢。這款產品充分發揮了鈉離子電池技術的耐低溫性、長循環壽命和更高的安全性等顯著特點。在寒冷地區或對電池安全性要求極高的應用場景中,如北方地區的冬季儲能、數據中心備用電源等,MC Cube SIB ESS能夠憑借其卓越的性能表現脫穎而出,為用戶提供可靠、穩定的儲能解決方案。
據了解,這款產品將于2025年第三季度在中國正式交付市場,并且其每千瓦時價格與磷酸鐵鋰電池相近。據比亞迪透露,預計在明年,鈉離子電池的成本有望與磷酸鐵鋰電池基本持平。
而從更為長遠的戰略眼光來看,比亞迪甚至有信心將鈉離子電池的成本降低70%之多。這意味著比亞迪在鈉離子電池的成本控制和產品商業化方面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實質性的進展,也為鈉離子電池在儲能市場的大規模推廣和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海辰儲能
12月12日,海辰儲能全球首發其首款電力儲能專用鈉離子電池∞Cell N162Ah等創新產品,該產品采用磷酸焦磷酸鐵鈉正極搭配硬碳負極的技術路線,并采用均質高導電包覆策略、硬碳負極以及微鍵合電解液配方等一系列技術創新,實現了∞Cell N162Ah鈉離子電池長壽命、寬溫域、高倍率、高能效、高安全等諸多特性。
其中,∞Cell N162Ah在超長壽命、倍率性能以及安全性表現優異,產品循環壽命超過20000次(70%SOH);在10C超大倍率條件下進行放電,容量保持率高達85%。最后,得益于具有高熱穩定性的技術路線及電池化學體系的優化,以及0V超長貨架期存儲的特性,為電池及系統的存儲、組裝、運輸和運營提供較高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保障。
據海辰儲能電池研究院院長鄭建明介紹,海辰儲能長循環鈉電技術專為儲能而生,可以實現提升3個數量級電極電子電導率,≥97%能量效率,預計該產品將于明年第四季度實現GWh量產。
鄭建明表示,2025年,鈉離子電池會迎來產業化加速發展拐點,未來五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千億量級。他認為,鈉電之所以遲遲未能實現產業規模化應用,是因為沒有找到真正大規模應用的大眾場景。大場景才能夠驅動大產業,根據他的判斷,電力儲能將是鈉電產業規模化的重要突破口。
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在今天鈉離子電池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關鍵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鈉離子電池是一種有別于鋰離子電池的電池體系,將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直接應用到鈉離子電池的研究上是一種捷徑,但尋找新的具有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正極材料,同時尋找在循環過程中體積變化小的負極材料,提高電池的循環穩定性,才是提高鈉離子電池性能的重要途徑,也是使鈉離子電池早日應用到大規模儲能的關鍵。
其次,目前對于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合成方法比較單一,傳統的固相法和凝膠溶膠法是主要的制備方法,且對電極材料的改性研究較少.尋找更簡單高效的合成方法,同時對性能較好的材料進行改性研究也是提高鈉離子電池性能的一條途徑。
其三,安全問題是制約鋰離子電池發展的重要因素,而鈉離子電池將同樣面臨大規模應用下的安全性考驗。因此,大力開發新的電解液體系,研究更為安全的凝膠態及全固態電解質是緩解鈉離子電池安全問題的重要方向。
未來趨勢與展望
在現階段,鈉離子電池應用主要面向儲能、基站、低速車、低端乘用車等市場。雖然鈉離子電池目前已經實現了量產,但在大規模商業化推廣的道路上仍然面臨著諸多艱巨的挑戰和復雜的問題。除了需要進一步提升電池的性能、降低生產成本外,還迫切需要完善產業鏈配套體系,加強行業內各企業之間的緊密協作。
在原材料供應穩定性方面,需要建立更加穩定、可靠的供應渠道,確保鈉資源的充足供應以及其他關鍵原材料的質量和價格穩定。在生產工藝優化方面,需要不斷探索和創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能耗、提升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在市場推廣方面,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場對鈉離子電池的認知度和接受度,培育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市場需求。這需要整個行業的上下游企業攜手并肩、共同努力,通過加強產業鏈協同合作、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完善市場推廣策略等多方面的綜合措施,才能夠逐步克服這些困難和障礙,實現鈉離子電池在全球市場的廣泛普及和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總體來看,鈉離子電池生產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出貨量的持續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客戶項目的具體實施情況和市場需求的實際變化。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和各企業在不同應用場景的創新實踐,必將為鈉離子電池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和應用領域。
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鈉離子電池有望與鋰離子電池相互補充、協同發展,共同滿足不同應用場景下對電池性能、成本、安全性等多方面的多樣化需求。無論是在電動汽車領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續航選擇和更優質的使用體驗,還是在儲能系統中為保障能源的穩定供應和高效利用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鈉離子電池都擁有著無比廣闊的發展前景。
正如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所言,鈉離子電池憑借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和成本潛力,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的戰略選擇,甚至有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取代目前由寧德時代主導的磷酸鐵鋰電池市場高達50%的份額。
他的這一觀點不僅充分體現了寧德時代對自身鈉離子電池技術研發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高度自信,也清晰地預示著鈉離子電池在未來全球電池市場格局中可能占據的重要地位和發揮的關鍵作用,為整個鈉離子電池行業樹立了堅定的發展信心和明確的奮斗目標。相信隨著中國電池行業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鈉離子電池必將在未來的全球能源轉型進程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成為推動能源存儲技術革新和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的關鍵力量。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