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從市疾控局獲悉,針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日益頻發和增強這一公共衛生問題,我市最新制定《天津市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行動實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強化適應氣候變化健康行動舉措,有效防范氣候變化健康不利影響。
按照《實施方案》,通過將預防關口前移,我市將建立以氣候變化健康早期預警為先導的適應聯動機制,推動各層級、多元化健康適應政策與協同行動,提升氣候變化適應和風險防范能力。到2030年,我市將基本形成氣候變化與健康相關政策和標準體系,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健康影響監測預警能力持續增強,健康風險、脆弱性和適應能力評估體系較為成熟,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能力、健康與公共衛生系統氣候韌性顯著增強。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長韓金艷表示,我市將堅持減緩與適應并重,將健康適應理念融入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全程。根據《實施方案》,我市將建立以“規劃—監測—預警—評估—干預”為一體的跨部門工作體系,加強對極端天氣事件和健康事件的聯動預警,發生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時啟動聯合應急響應機制。進一步優化氣候變化與健康相關的政策體系,推進疾控、衛生健康、生態環境、水務、氣象等跨領域、多部門政策融合;在適應氣候變化的健康與公共衛生等方面,建立標準化的預防、干預和應對機制,推進氣象與健康數據管理規范化、風險評估標準化,加強氣候變化健康風險評估、氣候敏感疾病預報預警、旅游康養等方面地方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的編制和應用。
我市將加強氣候變化與健康監測、評估和預測預警,通過建立多部門監測預警與聯動響應機制,編制氣候變化及空氣污染對人群健康影響白皮書,構建氣候敏感疾病監測預警平臺;在季節性氣候波動較大時,加強對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氣候敏感性疾病預警能力;提升高溫熱浪、低溫寒潮等極端天氣預報水平。同時,強化氣候風險、氣候變化健康風險評估,科學分析我市氣候變化現狀,識別氣候變化對城市社會、經濟與生態的中長期影響和風險,定量評估氣候變化對大氣污染的影響及人群健康損益,編制不同疾病的健康風險區劃。
我市將提升氣候變化健康風險防范和綜合干預能力,增強氣候變化健康適應協同能力,研究將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管理有效融入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項目規劃、設計建造和竣工驗收體系;將氣象服務融入“城市大腦”建設,提升保障城市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防洪排澇、交通出行的氣象服務水平;完善旅游目的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應急處置和游客安全管理制度,開展山地氣候康養旅游服務示范。加強重點場所、脆弱人群氣候變化健康適應與干預,加強對孕婦、兒童、老年人及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嚴格執行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環境下作業的勞動防護標準;提升重點人群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下傷害預防能力。
我市還將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衛生保障能力,提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引發的洪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下生活飲用水衛生保障、環境衛生處理、傳染病疫情監測與控制、病媒生物監測與控制等衛生應急處置能力。增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衛生應急救治能力,加強院前醫療急救機構和各醫療機構急診應急醫學救援裝備配備,強化醫療機構急診人員、藥品、設備、物資和空間儲備;提高氣候敏感疾病的診療能力,健全氣候敏感疾病的遠程醫療診斷平臺和醫療救治團隊,完善氣候敏感疾病的分級診療網絡。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