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實現原材料向終端消費品、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粗加工產品向精深加工產品轉變,聚合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以鏈式思維把資源“吃干榨盡”。貴州正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緊扣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要求,高質量推進“富礦精開”,一個個生動的實踐案例正在貴州大地栩栩展開。
在位于貴州省六盤水市六枝特區貴州美錦華宇“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的現場,記者看到,大型生產設備裝置高聳矗立、管廊縱橫,廠區的道路干干凈凈,道路兩旁的綠化帶還露著綠色,整個廠區未聽見噪聲、未聞見異味。
貴州美錦六枝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是貴州省重大項目工程。項目包含380萬噸/年優質冶金焦、30萬噸/年合成氨、20萬噸/年LNG、10萬噸/年碳捕集利用等8個子項目,采用目前國際先進的大型焦爐清潔生產技術,產生的焦爐煤氣通過新型環保工藝分離提純,可年產4000萬標方高純氫,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5萬噸,實現“近零排放”。
煤焦化企業既是能源消耗大戶,又是碳排放大戶。化工企業如何實現零污染、零排放、綠色可循環?在美錦華宇中心控制室里看到的“煤-焦-氫”生產全過程,就可以找到答案。
“過去對焦爐尾氣的處理是‘一燒了之’,現在從焦爐尾氣中提煉氫氣,將煤炭從燃料變成化工原料,提高煤炭的綜合利用效能,還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煤炭原料在在這里的生產鏈條一環環、一道道‘分解’‘催化’下,生成LNG、氫氣、合成氨等產品。”貴州美錦華宇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朱勛介紹,同時,該項目在煉焦過程中,高效回收利用焦炭余熱,生產高溫高壓蒸汽,配套汽輪發電機組發電,形成煤-焦-電產業鏈;利用制氫、儲氫、用氫等技術進行焦爐煤氣精深加工,生產高純氫,為新能源汽車提供所需的氫燃料,形成煤-焦-氫產業鏈;通過分離、轉化、合成,從焦爐煤氣中得到合成氨,生產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復合肥,形成煤-焦-化產業鏈,一塊焦煤就是這樣被"吃干榨盡"。
依托六枝特區煤炭資源和產業基礎,建設“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打造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示范新高地。2024年,六枝特區貴州美錦華宇“煤―焦―氫”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產出全焦約45萬噸,實現產值約10億元。重點發展煤焦化及其下游關聯產業,打造現代煤化工產業鏈。該項目全面建成后,將有力推動六枝特區傳統煤焦化產業向新型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并帶動推進上下游煤電板塊、鐵路物流、裝備制造、新型材料等產業發展。
六盤水素有“江南煤海”之稱,資料顯示其煤炭資源探明儲量241.60億噸,保有儲量230.19億噸,保有儲量占全省的30%。統計顯示,2022年,全市煤炭產量達7410萬噸,占全省58%左右。力爭到2025年,六盤水煤炭產能將達到1.2億噸/年。
“富礦”就要“精開”,六盤水充分發揮煤炭的原料功能,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支持煤制油、煤制氫等現代化工技術發展;持續推進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清潔能源多維發力,不斷釋放綠色發展新動能。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