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紅利和風險翻涌 新萬億市場爆發,誰主沉浮?

2025-02-24 08:50:11 揚子晚報

黎明第一縷曙光前,常常是最寒冷的時刻。

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里,多少人正在熱望這縷曙光。我國新能源汽車大規模市場化始于2014年,此后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如今首批車輛的使用年限超過10年,“退役潮”襲來,汽車的維修保養、電池回收、電池梯次利用等業務如潮水般洶涌而至。

后市場的量級取決于汽車保有量。從數據來看,2016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萬輛,2017年達153萬輛。如今,8年前生產的新能源汽車質保到期,我國退役動力電池的規模有望達到百萬噸級別。而這只是序幕,新能源汽車產業還在高速增長。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86.6萬輛,同比增長35.5%,整個汽車行業正在被重塑。

一個新的萬億級市場正處于爆發前夜。業內專家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后市場需求將明顯上漲。滾滾巨浪,紅利和機遇翻涌,夾雜著暗涌的未知和風險。

誰,將在這場市場風暴中脫穎而出?

燃油車萬億市場被卷入淘汰賽

新市場正迫不及待成為主角。

今年年初,寧德時代后市場直營體驗中心“寧家服務”,落戶南京市棲霞區棲霞街道飛騰車展產業園。這是寧德時代后市場在華東地區的首家直營店,也是目前全國范圍內面積最大、功能最為完備的體驗中心。

“電池檢測和維修是我們最主要的業務。電池的成本在整車成本中的占比達30%—40%,是電動汽車最昂貴的組件,集成度高、結構復雜,檢測維護的門檻高、難度大。我們這里就像是‘電池醫院’,可以給汽車電池‘體檢’‘看病’。換下來的電池,我們還可以置換成充電寶或者戶外電源給客戶。”寧家服務負責人章航說。

作為全球動力電池行業巨頭,寧德時代近年來密集布局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按照規劃,寧德時代將在所有一線及以上城市設立寧家服務直營體驗服務中心,還面向成都、杭州、蘇州、西安、長沙等13個城市,招募合作伙伴。同時,寧家服務的加盟服務店也會不斷落地。

其中,南京的汽車市場“蛋糕”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商業布局。南京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00萬輛,密度在全國處于較高水平,加上其作為長三角重要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和經濟活力,成為寧家服務選擇南京作為華東首店落地的重要原因。

B端制造商拓展C端市場,企業從幕后走向臺前,寧德時代的動作也在昭示:新能源前半場的格局基本上定型,但后市場的布局——才剛剛開始。

新市場迥異于傳統。以維保為例,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單車售后維保價值將降低30%左右。這主要是二者在結構和性能上存在顯著差異。燃油車以內燃機為核心動力,結構復雜,涉及燃油噴射、點火系統、排氣系統等多個子系統,故障率較高,需要定期更換部分零部件。而新能源汽車以電動機為核心動力源,零部件較少,故障率較低,主要的維保業務圍繞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這“三電”展開。

單車維保服務費用下降,但市場的需求正在躍升。羅蘭貝格新能源行業首席專家斯元華分析: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車產業主要靠政策驅動,2021年到2030年進入市場驅動的階段,新能源汽車成本與燃油車趨近持平,電動汽車能與燃油車競爭甚至替代。預計到2030年以后,將進入純電引領的時代,屆時核心部件成本下降,純電應用范圍不斷擴大,混動則逐漸成為補充。

當下的勢頭已然迅猛。根據公安部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8.90%。我國燃油車市場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在2024年保有量增至3.53億輛,幾年前跨入萬億市場。“但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后市場的沖擊還在擴大,燃油車主導的后市場格局將在5—10年內被顛覆。”斯元華說。

新能源汽車后市場堪稱待掘的“黃金市場”。進軍后市場的三股主要力量中,除了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車企,還有以寧德時代、國軒高科(22.930, 0.55, 2.46%)為代表的電池制造商,以途虎養車、京東養車為代表的傳統汽車第三方服務商。

對于車企而言,電池成本高造成車企利潤空間有限,而后市場服務邊際成本低,利潤空間大。相對于整車銷售的一次性收入,后市場提供持續收入,形成長期現金流。

對傳統第三方服務商來說,不轉型則意味著被市場拋棄。途虎養車要復刻在燃油車市場的龍頭地位,則必須與車企、電池廠、保險公司加大合作力度,在動力電池售后履約網點不足的情況下,借助門店服務網絡的優勢來分得一杯羹。“我們已經啟動‘三電’續航及故障診斷、延保、電池保養維修等服務,相關業務已經在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落地。”途虎養車新能源業務相關負責人說。

這三股勢力中,電池制造商有著獨特優勢。涉及核心技術,目前電池制造商并未將電池維修廣泛授權給車企和第三方服務商,這意味著大部分維修業務仍然要交給電池廠完成,這可謂是進軍后市場的一張拿手好牌。

瞄準新市場,入局者眾多。然而,市場的爆發還未到來,各家砸錢搶占市場,也同樣在權衡投入產出比,撐到日出東方、曙光來臨。

16萬家企業競逐電池回收藍海

一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的質保期是8年,但一顆電芯的“壽命”,卻有十幾年。

汽車電池的性能會隨著充電次數的增加而衰減。當一塊動力電池的實際容量衰減到額定容量的80%以下,就不再適用于新能源汽車了。一輛純電動汽車的電池包內,通常有數百至數千個電芯,那它們都去了哪兒?

在棲霞街道的江蘇鋰輝科技有限公司,記者找到了答案。在企業車間里,數萬個電芯正在日夜不停地作業,車間里的溫度明顯比其他車間高出不少。“因為這些電池正在同時進行充放電檢測,檢測電容、電壓、電阻等產品性能,所以熱量會比較高。”江蘇鋰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海說。

這些從新能源汽車上淘汰下來的電池,根據檢測結果,會被分成不同的路徑來處理。實際容量在額定容量60%—80%之間的,會應用于三輪車上,或者老頭樂、景觀車、高爾夫球車;實際容量在40%—60%之間的,應用于電動工具,以及充電寶等便攜式儲能;實際容量在20%—40%之間的,可用于路燈,低于20%則基本就報廢了。

而報廢的電池也有材料價值。電池被打成粉,提煉出的銅鋁回到銅箔鋁箔的工廠,提煉出的鎳鈷錳鋰金屬則回到電池材料工廠,最終形成了一個大閉環。

把電池“一生”的價值“吃干榨盡”,這就是電池的梯次利用,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電池的規模退役催生了大量電池回收利用企業。企查查數據顯示,近十年我國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注冊量逐年增加,2023年共注冊4.6萬家相關企業,創近十年注冊量新高。截至2024年12月,我國電池回收相關企業總數為16.2萬家。

江蘇鋰輝隸屬于江蘇青杉控股集團,集團前身從事固體廢物處理,正是看到電池回收的商機后轉戰新能源汽車后市場。而同樣看到商機的還有無數小型企業。目前我國電池回收行業以小型企業為主,注冊資本在200萬元以內的企業占比超五成。其中有的企業缺乏技術和資金,整體呈現“小、散、亂”的格局。

實際上,電池的拆解、回收和利用有較高的門檻。鋰電池雖然不屬于危險廢物,但鋰電池其運輸是按危廢管理的,而且電池中的冷卻液也屬于危廢,如不進行有效收集就會流入到環境里面去,造成二次污染。此外,鋰電池的違規存放、不規范拆解,都可能造成起火等安全事故。

“目前市場還處于混沌的狀態,現階段標準和規范都不明確。‘小作坊’的不規范運營不僅擾亂市場秩序,還帶來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張銅柱認為,燃油車的行業發展和標準體系已經完全成熟,目前新能源汽車后市場的保養、年檢、評估等還是按照傳統燃油車的技術指標來進行,標準還不太健全。不過近年一批國家標準已經建立,包括動力電池回收、維修等,規范發展,避免競爭亂象。

2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健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行動方案》,要強化全鏈條管理,著力打通堵點卡點,構建規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體系。在高速發展的前夕,國家釋放出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的鮮明信號,有利于全面提升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

而對企業而言,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研發了人機協同的智能化電池拆解線,單體拆解和整包拆解效率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王海說。

他相信,電池回收行業將迎來更多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一些具有創新能力和技術優勢的企業將會嶄露頭角。

風口前的80多萬人才缺口

“一年不如一年啊。”43歲的陳燕飛2003年正式跨入燃油車汽修行業,成為一家4S店的汽修工,2016年和妻子創業開起汽修店,經歷了燃油車維保市場的輝煌,也漸漸感受到市場開始下滑。“店里最開始有十幾個工人,現在只有四個,每天的營業額只有七八年前的一半。”

他的米之樂汽車服務中心,坐落在棲霞邁皋橋街道奮斗社區陽光雅居小區門口,這里并排著六家傳統汽修養車店。“要自己改修新能源電車,不僅要有技術,還要投資大,對我來說有點不切實際。”而他們背后,是無數個小家庭。曾有行業研究者稱,全國幾十萬家的汽修門店中,過半是小規模的“夫妻店”。他們眼看著新市場席卷而來,客戶流失、業務萎縮。

電池系統有高壓,新能源電池維護維修屬于高危技術工種,需要考核認證方能從業。可以想象的是,在將來跟隨燃油車一起逐步退出市場的,或許還有一大批夫妻店、社區店。

而另一面,新市場里人才的巨大缺口正亟待填補。

根據教育部、人社部和工信部發布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人才缺口達103萬人,其中新能源售后服務人才缺口占80%。目前,新能源車企的維保中心多采用直營模式,網點稀缺,難以滿足全國各地車主日常維護的需求。行業數據顯示,目前汽車維修服務企業中有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能力的企業不超過5%,而有品牌授權、專業三電系統精修能力的企業更是不到5000家。

高職院校已經行動起來。南京城市職業學院智能工程學院院長力志介紹,學院搬遷至溧水經濟開發區后,申報并開設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2019年迎來首批學生。截至2024年,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已培養出三屆畢業生共186人,其中91人選擇在南京工作。

“新能源汽車與計算機結合很緊密,所以學院還開設電子信息技術、云計算等,總共8個專業均與新能源汽車相關。今年9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專業將正式開始招生。”力志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畢業生為例,從事汽車維修的畢業生約占38.9%,汽車銷售約占22%,汽車制造相關工作約占23.7%。“憑借新能源汽車的專業基礎,畢業出來后還能從事后市場的保險、金融等專業,比不懂電車的畢業生更加得心應手。”

市場機構也蠢蠢欲動。“目前市場上有大量的傳統汽修人才正在轉型學習維修新能源汽車,也有新能源維修經營單位開設了培訓班。但是能夠達到標準化服務能力、具備完整知識結構,安全高效展開診斷維修作業,并且達到交付質量標準的人才,依然是稀缺的。”途虎養車新能源業務相關負責人說。

寧家服務還有一個定位——新能源人才培訓中心。寧家服務與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主動與高校及社會尋求合作,“送”出自己的“蛋糕”,章航說:“大市場到來,任何人都堵不住,我們不做也會有許多人涌進來做,所以我們不如將自己升級為一個賦能者,掌握主動權。”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燃油汽車市場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步,在新世紀前后進入高速增長期。業內人士分析預計,今年市場保有量或將見頂。新能源汽車崛起,一個新的時代已然到來。

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也必然是企業與個人共同轉型、共同進步的時刻。盡管充滿挑戰,但從業者們已意識到不能坐以待斃。聽聞有培訓升級的機會,陳燕飛沉吟片刻后還是告訴記者:“我想去試試。”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