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作為一種清潔的能源載體和儲能方式,在助力產業脫碳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然而,氫能產業鏈條長、業務場景復雜多樣,且各環節之間的協同難度較大,數據孤島現象普遍存在。因此,行業擁抱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在此過程中,包括數字孿生、AI、大數據等在內的數字化技術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此次合作,雙方將以“數字孿生+AI”為核心,重點突破三大領域:
• 全流程數字化仿真:基于施耐德電氣實時數據庫與工藝仿真技術,構建氫燃料電池、電解水制氫裝備的虛擬孿生模型,實現研發效率提升30%、測試成本降低50%;
• AI驅動智能運維:通過AI算法與實時數據分析,推動氫能裝備預測性維護與能效優化,助力國產裝備可靠性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行業標準引領:聯合制定氫能裝備檢測、安全運維等標準,推動中國氫能產業集群化、國際化發展。
浙江省氫能裝備制造業創新中心負責人鞠全表示:“創新中心作為浙江省氫能產業核心科創平臺,依托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科研資源,結合施耐德電氣在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全球經驗,開創性打造‘技術研發—場景驗證—產業落地’閉環。聯合實驗室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氫能裝備自主研發從‘跟跑’轉向‘領跑’,為全球氫能產業提供‘中國方案’。”
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中國區過程自動化業務總經理唐蓉表示:“施耐德電氣積極攜手行業伙伴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氫能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賽道。我們將以實驗室為支點,推動數字化技術與氫能場景深度融合,助力中國在氫能裝備領域建立全球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