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巴山脈的巍峨見證下,白水江畔傳來重大捷報。4月20日,隨著首道閘門精準啟閉,滔滔江水沿著新建泄洪沖砂閘奔騰而下,大唐石雞水電站樞紐改造工程提前10天實現發電行洪目標,為西北能源版圖再添綠色發展新坐標。
這座鑲嵌在甘肅隴南文縣群山間的“能源明珠”,自2024年11月18日開工以來便面臨多重考驗。施工現場地處川甘交界處,不僅要應對復雜的地質構造和僅3200平方米的極限作業面,更需統籌協調三家參建單位在“巴掌大”的施工場地上展開立體、多點位作業。項目團隊創新采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統”,通過無人機巡檢和智能傳感設備無死角監控,在方寸之間織就安全防護網,實現安全生產零事故、工程質量全優、建設進度超前的三重突破,得到業主的充分肯定。
“這不僅是技術攻堅的勝利,更是管理智慧的結晶。”項目總工程師指著施工模擬圖介紹道。項目施工內容包含鋪蓋段施工、閘室段(含溢流壩)施工、消力池段施工、海漫段施工、進水口改造施工、金屬結構及安裝施工。面對資金與成本的雙重壓力,建設團隊靈活運用“動態成本控制法”,通過物資聯儲聯備、設備共享調度等機制,提升施工效率近20%。
該項工程解決了電站多年運行導致的攔污柵瘀堵嚴重、引水洞洞內推移質泥沙淤積嚴重、橡膠壩和泄沖閘聯合泄洪沖砂效果不佳等嚴重威脅電站安全生產的隱患問題,并將防洪標準從20年一遇提升至100年一遇,年發電量增加23%,達1.48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4.76萬噸。這座凝聚建設者智慧的水利工程,不僅筑牢了江河安瀾的防線,更在管理創新與生態保護的平衡木上走出精彩舞步,生動詮釋了新時代基建工程的品質追求,為隴南鄉村振興注入了綠色動能,更為后續類似項目管理及市場開拓積累了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