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太陽能
  • 隆基綠能百億虧損后,創始人“90后”女兒亮相董事會?

隆基綠能百億虧損后,創始人“90后”女兒亮相董事會?

2025-05-28 08:41:52 野馬財經

隆基綠能為何掉隊?

過去的一年對于隆基綠能而言,可謂五味雜陳。董事長鐘寶申曾在《致股東的信》里,稱“2024年是上市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繼2024年創下有史以來最大幅度虧損86億元之后,今年一季度再虧損超14億元,如今隆基綠能高層又有動蕩。

5月26日,隆基綠能(601012.SH)公告,創始人之一的李振國辭去董事、總經理及法定代表人職務,要去一線搞研發,帶領團隊聚焦光伏前沿技術攻關。同時,女兒李姝璇將進入董事會。目前,李振國和李喜燕夫婦共同為隆基綠能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合計持股19.1%。

受大盤調整和光伏產業鏈價格連續走低等因素影響,隆基綠能股價持續低迷。2021年,隆基綠能市值一度突破5400億元,被捧為“光伏茅”。截至5月27日報14.44元/股,總市值1094億元,較高點縮水4306億元。

作為全球光伏行業龍頭,從2022年賺147億元變成2024年虧損86億元。創辦25年之際,創始人退居幕后,專注技術研發,能讓隆基綠能恢復昔日榮光嗎?

15個月虧損百億

“90后二代”被提名為董事候選人

根據公告,辭任后,李振國將繼續擔任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長、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術官,帶領團隊聚焦光伏前沿技術攻關。同時,公司董事長鐘寶申將兼任總經理一職,并接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同時,5月26日,隆基綠能董事會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第六屆董事會成員的議案。新一屆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其中,鐘寶申、劉學文、田野、印建安、李姝璇被提名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陸毅、李美成、周喆被提名為獨立董事候選人。

李姝璇出生于1993年,為李振國、李喜燕夫婦之女,中國國籍,先后獲得中南大學工學學士、香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曾任職于中國光大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行,現任巨子生物品牌宣傳部經理,兼任東莞蜂巢智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

據《證券時報》報道,隆基綠能方面人士介紹,李振國未來將全面主導公司研發體系與前沿技術攻關,持續支持公司長期發展,并稱其“對全行業BC技術突破功不可沒”。

近年來,隨著相關產業政策的出臺和各項技術的突破,光伏行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2022年,隆基綠能凈利潤高達147.63億元;2023年凈利潤下滑,至106.87億元。2019年至2023年的5年間,隆基綠能共盈利484.81億元。

來源:Wind

但是,國內光伏景氣度有下行趨勢,組件、硅片價格下降及存貨跌價準備造成的計提減值增加,導致隆基綠能營收利潤受挫。

2024年隆基綠能業績大降。據更正后的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6.23%至825.82億元,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大幅下滑180.15%,由盈轉虧,虧損額達86.18億元。這是該公司近十余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虧損。

對此,隆基綠能在年報中稱,主要受行業供需錯配非理性低價競爭影響,行業各環節產品價格和毛利率大幅下降,導致公司營業收入、營業利潤、聯營企業(光伏行業)投資收益下降較多,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和信用減值損失同步增加。受光伏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持續影響,全產業鏈開工率維持在較低水平。

2025年一季度隆基綠能延續虧損,全年營業收入136.52億元,同比減少22.75%;凈利潤虧損14.36億元,同比虧損收窄。2024年至2025年一季度的15個月的時間,共計虧損百億元。

事實上,2024年光伏行業整體業績表現不佳。比如通威股份、TCL中環、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和東方日升等企業也紛紛出現虧損,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0.39億元、-98.18億元、-34.43億元、-46.56億元和-34.36億元。

而虧損主要原因包括光伏產業鏈各環節市場價格大幅下降、資產減值計提、行業競爭加劇、技術迭代導致的資產減值準備增加等‌。

艾媒咨詢創始人兼CEO張毅認為,對于整體市場來說,隆基綠能沒有辦法擺脫行業周期波動和技術迭代的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BC產能的逐步爬坡,對于未來競爭力,還有技術積累還是值得期待的。另外,作為行業龍頭,公司在技術、品牌以及資金的積累方面都還是比較有基礎的。

對于李振國辭任總經理,退居幕后,有投資者表示:“老將出馬有戲”。

高瓴浮虧近百億

隆基綠能為何掉隊?

2000年,李振國看到光伏產業將迎來高速增長機遇,邀請同為蘭大物理系畢業的鐘寶申和李春安入局,三人共同成立了隆基綠能。目前,隆基綠能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李振國和李喜燕,合計持有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9.1%。而李振國、李喜燕夫婦的財富正面臨滑鐵盧。

《2024胡潤全球富豪榜》中,李振國、李喜燕二人以355億元的財富位列榜單第655名的位次。但相較2022年的高光時刻,二人的財富縮水了465億元,排名后退487位。

2020年下半年,隆基綠能實控人之一李春安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的股權。交易的每股轉讓價格為70元,交易對價總額為158.4億元。如今隆基綠能股價14.44元,高瓴浮虧近百億。

4月29日,隆基綠能公告稱,股東高瓴HHLR計劃以不超過3789.02萬股換購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份額,這部分股權占隆基綠能總部分的0.5%。如此一來,高瓴持有隆基綠能股權比例將降至5%以下,方便了后續的減持操作。

曾經的“光伏茅”為何掉隊?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光伏行業已經從產能擴張到各個產業鏈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

2022年,光伏行業全面爆發,超過110家上市公司跨界光伏行業。隆基綠能也不例外。在雙碳戰略之下,隆基綠能從2013年的22億元營收快速增長到2022年的1290億元,十年間翻了58倍。凈利潤從2013年的0.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44億元,翻了360倍。

根據“正經社”統計,2018年到2024年,隆基綠能的組件產能分別為8.8GW、14GW、50GW、60GW、85GW、120GW、150GW,6年時間翻了近20倍。

然而,擴產是把雙刃劍。2023年以來,隆基綠能的資產減值明顯高漲。2024年,隆基綠能擬計提減值準備87.01億元。其中,存貨因主要產品價格繼續下降而計提跌價準備61.28億元,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計提減值準備25.42億元。這些減值損失進一步加劇了公司的虧損。

2023年10月末,隆基綠能總經理李振國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3年出現兩個策略失誤,一是2023年年初硅料發生波動性的快速下降時,隆基采取了硅片跟隨硅料價格變動的定價原則,對當時硅片盈利能力有一定的傷害;二是到當年二季度,友商以低價訂單搶占市場的時候,隆基沒有跟進,影響了組件銷售和當年四季度交付。

目前光伏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和低價惡性競爭,使產業鏈價格跌跌不休等問題。

2024年光伏產業呈現出產量增長與價格下跌并存的局面。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量同比增長均超10%,光伏電池和組件出口量也分別增長超46%和12%。然而,產業鏈價格卻持續下行,其中多晶硅、硅片價格分別跌超39%和50%,電池片、組件價格也下滑約30%。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申萬行業分類中的68家光伏設備企業均已披露2025年一季報。其中,34家企業實現盈利,占比五成;27家企業歸母凈利潤正向增長,占比接近四成。

張毅表示,今年光伏行業回暖有一些苗頭,但是確定性還達不到。從周期性來看,行業已經經過幾年的蟄伏,理論上從市場需求以及供給關系有一些機會。同時,從A股的六十多家光伏企業的財務數據來看,有一小半企業的凈利潤在上升。整體來看,目前尤其頭部還是相對來說還是有點乏力的;從宏觀來看,產能過剩或者是供大于求的市場格局還需要時間去消化。另外海外是一個機會,不過這要看企業的海外市場拓展能力。另外從國家層面來看,國家能源局的一些數據表明,光伏新增裝機量是增長比較明顯。整體來看,光伏行業在逐步回暖。

同時,行業大佬也紛紛表示對光伏行業的信心。

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在2024年11月召開的中國國際光伏大會上亦表示:“最快2024年底,最晚2025年年底,光伏行業將觸底反彈。”

2023年10月,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防止內卷”為主題的座談會,并對外公布了光伏組件制造的成本“指導價”,稱“企業低價招標涉嫌違法”。202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2025年要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在“反內卷”、行業自律的共識下,相關產業鏈頭部企業帶頭減產,有利于修正產能,改善供需格局,加速價格回正。另外,相關企業重新聚焦光伏效率,新技術新產品不斷推出。

“光伏一哥”能否重回巔峰?

近年來,廠商們紛紛發力下一代N型技術,其中有三大技術路線:TOPCon(隧道氧化物鈍化接觸技術)、HJT(晶體硅異質結太陽電池)、BC(全背電極接觸晶硅光伏電池)。

這也吸引了行業頭部企業的競爭。比如,TCL中環(002129.SZ)稱早已通過參股全球太陽能公司Maxeon,介入BC電池領域。2023年8月10日,Maxeon宣布,決定選擇美國新墨西哥州的阿爾伯克基作為其在美國的第一個光伏制造業擴張地點。

2023年9月5日的半年報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對外宣布將“另辟蹊徑”全面投資BC電池技術路線。

2024年10月,隆基綠能發布了基于HPBC二代電池技術的Hi-MO X10分布式組件產品,最高量產功率達到670W,組件量產效率最高達24.8%。這是繼同年5月份隆基綠能發布集中式Hi-MO 9組件后,推動差異化產品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且效率位居行業量產組件榜首。

董事長鐘寶申表示,隆基綠能正在通過技術授權和股權合作等多種模式,加快BC產能的建設步伐,以滿足市場對BC系列產品的迫切需求。隆基綠能的BC產品在2025年產能開始爬坡,按照規劃2025年年底HPBC 2.0會形成約50GW的產能。

在近期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隆基綠能介紹,公司BC組件降本目標是在今年年底和市場上主流的TOPCon產品成本處于比較接近的狀態,雖然成本還存在一定差距,但公司更關注毛利差,堅持做更高毛利的產品。

張毅認為,隆基綠能引領光伏BC新技術,BC二代正在處在上市初期,產量相對還比較低,從市場的接受度和推廣速度來看,還是有一定的挑戰。另外產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研發、技術的迭代,成本壓力也會比較大,市場競爭也在加劇。

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光伏行業仍然處于調整階段,雖然3月光伏產品價格有所回升,但整個季度價格仍低于生產成本,企業盈利繼續承壓。

隆基綠能也有憂患意識,光伏之外開始挖掘第二成長曲線。

氫能是指氫和氧進行化學反應釋放出的化學能,被認為是一種二次清潔能源,被寄予厚望成為“21世紀終極能源”。2021年3月,隆基綠能成立子公司隆基氫能,主攻大型堿性水電解制氫設備與綠電制綠氫解決方案,由此正式入局氫能產業,當年10月實現首臺產品下線。

除了隆基綠能,陽光電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正泰集團、雙良節能等光伏龍頭企業也涉足了氫能。

有投資者指出:“光伏行業太卷了,技術迭代、價格戰一個接一個,隆基綠能轉型之路,能否走出價格戰紅海,得看技術突破和產品創新。”

一直以來,海外新興市場是中國光伏企業的必爭之地。隆基綠能在馬來西亞布局有硅棒、硅片、電池和組件產能,在越南擁有電池和組件產能。隆基綠能曾在投資者交流會議上坦言,海外擴產需要考慮諸多因素,如政策支持、經濟環境、商業監管環境、基礎設施與物流、生產成本等,因此合適的產能建設區域仍有待進一步觀察和評估。

多家券商研究對隆基綠能比較看好,如山西證券研報表示,考慮到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堅持差異化競爭,BC新技術產品行業領先,且不斷深化全球化產能布局,維持“推薦”評級。

經濟學家新金融專家余豐慧認為,對于光伏板塊的后市預判,我們認為光伏產業仍然具有長期的發展潛力,尤其是在全球清潔能源發展的大背景下,光伏產業將繼續受益于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雖然當前價格波動可能會對行業短期內帶來一定的挑戰,但從長期來看,光伏產業仍然值得看好。

隆基綠能還能否重回行業巔峰?你對光伏行業的發展有何看法?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隆基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