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只氣瓶的安全都關乎整個城市的燃氣“生命線”,而傳統燃氣監管面臨著數據孤島難題——氣瓶流轉過程不透明、不互通,給了“黑煤氣”可乘之機,各環節暗藏安全隱患,而在十幾萬只氣瓶的體量面前,人工巡檢也難以做到實時監管。
在湖南臨湘,科技為氣瓶管理帶來了新解。臨湘市城管局利用海康威視技術與產品打造了智慧燃氣監管平臺,用數字紐帶串聯起充裝、運輸、使用全鏈條。作為湖南省首個全流程氣瓶管理系統,它通過大模型和物聯感知技術,實現場站日常安全管理監測預警、重點用氣場所氣體泄漏監測、 “一瓶一碼一檔”全流程管理及數字化企業巡查,為守護城市燃氣安全筑牢“智慧防線”。
“瓶”安場站:大模型化身24小時“AI安全員”
在氣瓶“生命旅程”的關鍵驛站——場站,海康威視正為臨湘市城管局打造全天候的安全守衛,對3 家充氣站、18 家轉運站的原有視頻進行整合并升級,雙光譜熱成像攝像機和防爆攝像機接入,視頻資源統一匯聚至平臺,24小時守護充裝臺、瓶庫間等重點場所。
借助海康觀瀾大模型,AI融合巡檢超腦化身場站的“AI安全員”:當有人在充裝區打電話,系統立刻彈出預警;發現有人在瓶庫間吸煙,或是危險區域未戴安全帽,多種智能算法快速識別異常畫面,同步將隱患信息“派單”至管理人員手機。曾經依賴人工“定期掃雷”的管理模式,如今升級為“智能預判+實時糾偏”的精準防護,讓場站安全從“事后補救”轉向“事前預防”。
“瓶”安用氣:廚房裝上物聯感知“泄漏捕手”
在餐飲后廚的煙火氣里,科技的安全守護也正在進行。海康威視助力臨湘市城管局,為40家重點用氣場所的廚房部署了“泄漏捕手”——丙烷、甲烷可燃氣體探測器,24小時捕捉空氣中的“危險因子”。
當燃氣閥門輕微滲漏,丙烷濃度剛觸達預警閾值,探測器立刻亮燈報警,信息實時傳遞至智慧燃氣監管平臺。平臺隨即開始處置:先是向商戶負責人發送警示短信,緊接著座席員的電話已追撥而至,“您廚房的燃氣濃度異常,請立即關閉閥門、開窗通風!”
從氣體泄漏到隱患處置,整個流程按下了“快進鍵”——沒有人工巡查漏檢的時間差,隱患在萌芽狀態就被“捕獲”。如今,這些不知疲倦的“泄漏捕手”駐守在炒灶旁、氣瓶邊,讓餐飲場所的燃氣安全從“人眼難辨”的被動防御,升級為“數據先知”的主動報警,為煙火人間帶來科技安全守護。
“瓶”安檔案:11萬只氣瓶的“一碼通關”之旅
從充裝站的流水線到居民廚房的灶臺上,氣瓶頸圈上小小的二維碼串聯起“充裝-配送-使用-回收”全鏈條。掃一下二維碼,“瓶生軌跡”盡收眼底:2023年5月充裝記錄、3月物流軌跡、前年閥門檢測數據……在臨湘,11萬只氣瓶已持"電子檔案"踏上數字化旅程。
海康威視助力臨湘市城管局將智慧燃氣監管平臺與岳陽市市場監管局系統無縫對接,接入全市11萬只氣瓶的實時動態——充裝站的氣瓶數量變化、每一次充裝的時間與分量,都在后臺清晰記錄。
而依托平臺打造的“瓶安順達”微信小程序,則像一個隨身的管理小幫手:配送員用手機掃碼確認氣瓶出入庫,入戶時再掃一次完成安檢記錄;企業管理人員通過小程序接收隱患提醒,一鍵追溯“問題瓶”的流轉路徑。平臺將這些信息熔鑄成完整的“數字檔案”,曾經依賴人工臺賬的繁瑣管理,如今化作屏幕上的實時信息,讓數據管理更加及時透明,提升隱患排查效率。
“瓶”安巡檢:從“登門查”到“云端管”的效率提升
在燃氣安全監管的天平上,如何平衡“優化營商環境”與“壓實安全責任”?海康威視助力打造的企業巡檢子系統,為臨湘市城管局找到了更優解——14類網上檢查菜單如同“數字考官”,以平臺來實現企業自查與部門監管的責任閉環。同時,平臺打造的 “智慧燃氣監管一張圖”,助力氣瓶安全管理全流程更加一目了然。
打開“瓶安順達”小程序,燃氣企業負責人每月都會收到定制化的自查清單:充裝設備壓力表是否在有效期?瓶庫通風口有無遮擋?餐飲商戶后廚的燃氣軟管是否老化?企業只需對照清單逐項實拍上傳現場照片,監管人員線上即可完成審核。
監管部門用“非接觸式”審核替代“地毯式”巡查,重點隱患再通過專家實地“靶向治療”,真正實現“無事不打擾,有事不放過”。這套“企業自查+部門線上審核+專家實地抽檢”的組合拳,讓責任落實可追溯、可量化,顯著提升了監管效率。
“通過智慧平臺的建設,我們的安全監管由事后的追溯變成了事前的預防。”臨湘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鄭新宇表示,“通過智慧燃氣監管平臺這個技防手段,讓氣瓶流轉的各個環節得到很好的監管,從而減少安全隱患,保障氣瓶用戶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守護我們千家萬戶的平安。”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