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中國本部長倉石誠司近日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由于中國國內純電動車的技術尚不成熟、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本田目前并不看好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推廣,而將繼續堅持混合動力的路線。筆者對本田不看好電動汽車的觀點表示贊同,但同時,筆者也并不看好未來一定時期內本田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的市場前景,最核心的理由就是,包括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各類新能源汽車的成本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大幅降低,其銷售價格也將在一定時期內高于傳統汽車。
在日本國內,本田旗下的混合動力汽車——Insight確實取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但其背后卻是由于有日本政府對混合動力車采取的免稅及補貼政策。Insight在獲得免稅及補貼之后,消費者在購車時的費用支出就與購買傳統汽車的價格相差無幾。而從我國目前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情況來看,雖然補貼也不算少,但無奈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實在太高。以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F3DM為例。除享受國家最高補貼5萬元外,深圳市還在這一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再追加3萬元的地方補貼。也就是說,比亞迪F3DM獲得的補貼已經累計高達8萬元。而拿到如此高的補貼后,比亞迪隨即宣布其F3DM低碳版豪華型由原售價16.98萬元下調到8.98萬元。但是,配置傳統動力的比亞迪F3的官方售價僅為5.98萬元-8.98萬元,而其實際售價更是低至4萬元-6萬區間。也就是說,F3DM比F3最低要高處近3萬元的售價。用可以買一輛中級車的錢,去買一輛經濟型混合動力汽車?這對于深圳的消費者來講是很難接受的。
而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再進行地方政府補貼,也僅僅只有深圳市。由此算來,在全國其它地區的F3DM的售價要比配置傳統動力的比亞迪F3最低高出6萬元。也就是對于消費者來說,要用買兩輛具有較高配置的經濟型轎車的錢來買一輛經濟型的混合動力汽車,這種價差,相信全國絕大多數消費者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因此,筆者認為,如果新能源汽車的成本不能降到消費者可接受的范圍之內,那無論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混合動力汽車,亦或是其它形式的新能源汽車都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而要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就不僅要依靠各企業各自的研發努力,更應該大家團結起來一道攻關,同時,政府也要在其中啟動推動和導向作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