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廣東省珠海市首批8輛LNG(液態天然氣)公交車近期已經上路,但珠海市公交集團有關人士謹慎地表示,這批車還得繼續“試驗”,目前還無法公布使用效果的有關數據。LNG公交車是綠色環保的“先鋒”,但為何卻“花開不燦爛”呢?
原因是每輛LNG公交車動輒數十萬元、百萬元之上,能買得起的企業寥寥無幾,就是個別企業能買得起,也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不符合各地推行的公交環保戰略。
要全面大力推廣LNG公交車,就要從3方面“筑巢引鳳”:一是要更多地減輕購車者的經濟壓力。購買LNG公交車雖然得到一定的國家財政補貼,但距離民生購買力還有一定距離,地方政府要再給購車者相應的配套補貼,最大化讓利購車者,才能切實提高LNG公交的購買率;二是要有LNG公交車的配套設施,比如合理設置的充氣站、充電站、電瓶交換站、維修站、培訓場所等,這些設施僅靠購車企業投入很不現實,政府要保證LNG公交車的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就必須提供完善的配套設施;三是鼓勵民間資本進入LNG公交車市場經營,從政策、資金和信貸上給予大力支持。
唯有培養這樣的LNG公交車使用環境,LNG公交車才能“花開燦爛”。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