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國內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規模迅猛發展的情況下,必須制訂相應的技術指標,保障上網電能質量,同時依靠技術規范引導新能源行業的理性發展。
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在日前接受財新傳媒在內的多家媒體采訪時做出上述表述。
蔣莉萍說,目前電網還沒有針對新能源發電并網的技術標準,這種狀況必須得到改變,比如通過設置預測誤差范圍來保證電網調度的平衡。對于滿足并網要求的發電量,電網仍將全額收購。預測誤差是指發電企業的實時發電量與前一天上報給電網的預測出力曲線之間的誤差,體現的是發電企業的穩定性水平。
蔣莉萍還指出,目前電網對于新能源發電的接納容量有限,主要是與中國的發電設備的結構有關。中國目前70%以上的裝機容量來自于燃煤機組,而燃煤機組的調峰能力較差,難以靈活應對用電負荷的變化。為了保證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對于受自然因素影響極大的新能源,目前電網的接納能力的確有限。國外裝機容量中天然氣機組比例較大,調峰能力較強,因此新能源發電在電網中占據的比例也能更大。
據蔣莉萍介紹,目前國家電網是在按照接納1.5億千瓦新能源發電的額度在調整電網布局。國家電網在河北省張北縣建設的風光儲能示范工程項目,目的也是為了對新能源發電對電網的適應性等技術問題進行研究,從而制定更加適合新能源發展的電力調度策略。
截至2009年底,中國風電裝機容量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85%,而上網風電占總電量的0.75%。光伏發電的總裝機容量為750萬千瓦。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