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新能源
  • 其他
  • GE成功開發雙電池系統 將加速大型車電氣化進程

GE成功開發雙電池系統 將加速大型車電氣化進程

2010-12-10 10:37:08 中國能源網

中國能源網訊,上海,2010年12月6日 - 日前,GE全球研發中心宣布其混合動力系統研發團隊成功開發了一種雙電池系統,這種新系統的應用將加速公交巴士、貨運卡車和其他大型車輛的電氣化進程,并有望將電池成本降低20%。

由25名科學家及工程師組成的GE混合動力系統研發團隊成功地展示了一組由高容量鈉電池和高功率鋰電池共同驅動的零排放雙電池混合動力公交車。隨著電池技術的日益改進,如何進一步降低電池成本和縮小電池體積是電動汽車被廣泛應用的關鍵。GE的科研人員認為,對于大型車而言,兼備高容量和高功率的雙電池系統能夠在合理的體積和成本范圍內同時達到快速加速和長距離駕駛的要求。此項目由美國國家燃料電池公共汽車項目資助,是高達1300萬美元的研究項目的中一部分,由GE和聯邦運輸管理局(FTA)以及東北高級汽車聯合會共同合作完成。

“公共交通及運輸服務行業都認可車輛電氣化的重要性和效益,但是他們還在尋找一個更加節省成本的解決方案。” GE全球研發中心高級電力工程師,混合動力巴士項目首席研究員Lembit Salasoo說,“當電池成本仍然是一個主要障礙的時候,可以降低成本的雙電池系統將幫助加速數十萬公交車及貨運卡車電氣化的進程。”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交通運輸電氣化空前發展的時代。”Salasoo 補充道, “對于重型車輛而言,儲能和動力對于車輛性能都很重要,但具體需要則因車輛的大小和發動機不同而有所差異。我們的雙電池系統的優點在于它可以在容量和功率之間做出最完美的平衡。”

在美國,84萬多輛注冊巴士的大多數每天行駛都不超過100英里,其中包括近6萬3千輛公交車和48萬輛校車。如果將更多的巴士車換成全電動、零排放的電動車,將大大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石油的消耗量。

如今大多數類型的電池在容量及功率方面都難以得到兩全。例如,鋰電池可以為車輛提供強勁的動力,但容量很低。而鈉電池則相反,它可以儲存大量能量,但是在功率方面并不突出。GE最新開發的雙電池則可以很好的結合鋰電池和鈉電池的優點。在GE的研發的雙電池電動公交車中,兩者各自發揮自己的強項——鋰電池為汽車加速及制動提供了高功率,而鈉電池為汽車行駛提供了一個恒定的功率。

在同時要求高功率和高電量的公交車、運輸卡車等大型車輛上使用雙電池系統,不但可以提高車輛性能,還可以降低最高達20%的電池成本。在傳統單電池系統中,如果需要提高電池容量或功率,就需要增加電池體積,成本會隨之增加;在雙電池系統中,不增加電池體積而采用靈活調整電池組合的方式就可以達到相同的目的,因而成本就比同等效能的單電池要低。

與美國聯邦運輸管理局的這項雙電池系統開發項目是GE混合動力及電氣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GE正通過其技術許可公司積極地尋找將雙電池技術在電動汽車領域商用的機會。

GE也在開發新的產品和技術以支持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在智能電網中的充電技術。
• GE正在美國紐約州Schenectady市建設一個新的電池工廠,該工廠將生產具備一流鈉電池技術的GE Durathon電池。
• 今年7月份,GE宣布發布WattStationTM 電動汽車充電樁,該產品將在2011年在全球市場上市。
• 今年4月份,GE與汽車制造商日產公司簽訂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電動汽車智能充電領域合作開發新技術。
• 今年9月份,GE與Better Place公司宣布雙方將在技術及融資領域合作推動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包括:技術標準開發、電池融資、聯合車隊電氣化過目以及消費者宣傳等。

在以上投資和研發的基礎上,GE近期宣布其將通過旗下金融集團的汽車租賃業務在2015年之前購買2萬5千臺電動汽車。GE將在2011年從GM購買1萬2千臺電動汽車。此項購買計劃從雪佛蘭Volt車型開始,隨后會擴大至其他汽車廠商的電動車車型。

GE在混合動力、電池技術、電動汽車充電、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與電網整合方面的技術開發緊密符合其“綠色創想”戰略。“綠色創想”體現了GE的向市場提供清潔環保的產品與技術以應對最棘手的環境挑戰的承諾。GE擁有80多個得到綠色認證的產品,包括高能效的照明產品,這種照明產品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率和節能目標。最近,GE承諾在未來五年時間里將綠色環保技術的研發資金投入從50億美元提高到100億美元。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GE 混合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