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秋高氣爽。在位于博山區八陡鎮青石關村的原淄博滌綸廠舊址,記者看到的是錯落有致的廠區綠化景觀,現代化的電腦數控設備控制車間。落戶于此的山東晶鑫晶體科技有限公司,其藍寶石晶體材料項目屬國家支持的新型節能環保綠色產業。2011年建成并投入試生產,產品通過美國GDMS國際尖端檢測工藝權威認證,來自美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求購訂單已達300噸、6000余萬元。
“十年前,淄博滌綸廠作為‘全國500家最大鄉鎮企業’,在國內化學纖維行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然而,企業發展遵循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淄博滌綸廠幾經風雨卻風光難再,企業陷入困境以至破產,鎮域經濟遭受重創。在這樣的情況下,鎮黨委、政府立足老城工業區的準確定位,發揮傳統產業保底支撐作用,針對老舊企業閑置資產,著力打造‘親商、敬商、富商、安商’的招商引資環境,為項目落地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良好的‘筑巢引鳳’機制使淄博滌綸廠實現了‘鳳凰涅槃’的重生。”鎮黨委書記徐繼明的一席話,解開了記者對于八陡這樣一個資源型老工業城鎮如何保持強勁發展勢頭的困惑。
八陡鎮坐落在黑山腳下,黑山的煤,八陡的瓶、罐、鐮刀,家喻戶曉,享譽省內外。然而長期的煤炭開采,既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也造成了產業結構單一、發展后繼乏力、生態破壞等一系列問題。如何突破資源型經濟的困境?八陡采取“資源轉資本、地下轉地上”戰略,把產業重心由地下轉為地上,調得早,轉得好,成功實現了由“黑”變“白”的華麗轉身。
首先將陶琉產業的改造提升作為轉型發展的突破口, 引導陶瓷玻璃企業進行提升改造,創品牌,增效益。福泰陶瓷用極富創意的手段來打破產業發展瓶頸,把發展方向瞄準在文化產業上,把發展重點放到藝術陶瓷和文化陶瓷上,使傳統的陶瓷工藝品向精品化、作品化、高端化轉變,既有觀賞性,又有實用性,實現了從“工藝品”到“藝術品”的“文化轉型”。
與此同時,一批新材料新技術項目相繼落戶八陡:中廣核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的風力發電項目于近期開工建設,淄博雅福士絕熱材料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泡沫玻璃生產線項目落戶福山工業園區順利投產……
八陡承載“百年工業重鎮”美譽,重工業基礎雄厚。依托這一優勢,調整優化產業機構,充分發揮大企業大集團的示范引領作用,加快發展以汽車部件為重點的機械裝備制造業,力爭把八陡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現代裝備制造業基地。被國家商務部、發改委認定為“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的山東宏馬集團是一家高科技企業,該企業生產的汽車制動鼓、剎車盤、輪轂等汽車零部件,適用于奔馳、雷諾、阿迪爾及唐駿歐鈴、正宇、躍進等汽車生產廠家,遠銷歐美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上半年,宏馬集團的汽車一體驅動橋自動生產線項目、富源履帶公司投資的礦山支護架設備項目、泰勒公司的換熱設備生產線等項目都相繼投產達效,這些項目成為八陡鎮機械裝備制造業集聚發展、激發活力的堅強后盾,八陡一躍成為“山東機械裝備制造第一鎮”、“汽車配件特色產業鎮”、“淄博市機械工業強鎮”。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