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經濟企穩回升 產業結構調整尤為迫切

2009-09-09 09:38:03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 姚雯  

  當前,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在我國越來越受到重視。

  8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聯合發布了《2009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夏季報告》(簡稱《報告》)。

  《報告》呼吁,當前我國工業經濟運行正處在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在努力實現“保增長”的過程中,要把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同一天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強調,要研究部署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

  預計全年增速在11%-12%

  《報告》顯示,我國工業增速見底回升,企穩向好態勢更加明朗。

  《報告》指出,今年前7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盡管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8.6個百分點,但從月度數據看,1-2月增長3.8%,3-5月增速分別回升到8.3%、7.3%和8.9%,呈現出止跌回升的運行態勢,6月和7月增速進一步達到10.7%和10.8%,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

  從前幾個月的情況看,我國工業經濟運行克服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穩步回升的力量正在聚集增強,總體向好的運行態勢已經形成。

  《報告》認為,前7個月的情況表明,盡管我國工業經濟運行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但積極向好方面不斷增多,企穩回升態勢已經形成,預計后幾個月在中央“擴內需、保增長”政策的持續作用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將保持穩步回升。考慮到去年下半年工業增速呈逐月走低的運行態勢,預計第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5%左右,全年增速在11%-12%。

  經濟發展環境依然復雜

  顯而易見,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依然復雜。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工業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運行態勢還不平穩,民間投資跟進滯后,產能過剩等問題突出。

  外需不足仍然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報告》認為,在國家鼓勵消費政策的作用下,國內消費持續較快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支撐了消費類產品生產企穩回升,但由于外需缺口較大,短期內難以依靠內需彌補。前7個月,我國外貿出口同比下降22.6%,如果全年出口下降20%,其形成的需求缺口總量相當于兩萬億元。我國輕工、機械、電子等行業許多產品出口占其生產比重超過50%,很難靠國內市場的拓展去消化外需不足形成的需求缺口。另外,我國多數出口企業特別是加工貿易企業只是全球生產體系中的一個環節或“車間”,由于缺乏產業鏈的支撐和內銷網絡的對接,也難以實現外銷轉內銷。

  我國工業經濟仍未步入正常增長軌道,下行壓力依然較大。統計顯示,7月份工業增速比6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主要是建立在去年下半年增速逐月下滑基礎上(去年7月份增速比6月份回落1.3個百分點),回升的基礎并不牢固。

  此外,產能過剩問題凸顯,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任務艱巨。《報告》認為,目前我國多數工業產品已在國際市場中占有較高份額,但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產能嚴重過剩表現得更為突出。鋼鐵、水泥、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業都存在較為突出的產能過剩問題。同時,太陽能、風能等新興產業重復建設、無序上馬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8月26日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上述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也發出了警告,并要求引導產業健康發展。這次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在保增長中更加注重推進結構調整,堅決抑制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大力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要把握好調整的方向、力度和節奏,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在保增長中著力推進結構調整

  《報告》強調,要把大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放到更加重要位置上,全面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穩步推進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加強對民間投資的引導。

  更加注重處理好“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在“保增長”中要更加重視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避免因為過度追求經濟增長速度而放松了對“調結構”的要求,要把大力推進結構調整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著力點,力爭做到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相互促進。

  更加注重解決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后產能中的難點問題。盡快出臺加快推進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加大對企業并購重組融資支持力度,對于能夠明顯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淘汰過剩產能的并購重組給予政策支持,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嚴格控制過剩產能擴張,避免低水平重復投資。

  更加注重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培育新興產業。要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投入,切實用足用好中央財政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帶動企業、地方和社會投資,充分發揮企業的主體作用,推動工業實現內涵式發展。

  《報告》指出,傳統產業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始終是我國工業的比較優勢所在,對解決就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傳統產業與先進技術的結合能夠創造新的需求,形成新的增長點,要繼續鼓勵和支持企業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尤其是要加大與節能減排和產業技術升級有關的技術改造投入。

  同時,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是應對未來競爭、實現長遠發展的關鍵所在,要重點扶持和發展那些具有高成長性和帶動作用強的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0.27,0.00,1.89%)等產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積極推廣應用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

  更加注重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要把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作為當前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繼續完善相關信貸支持政策,設立包括中央、地方財政出資和企業聯合組建的多層次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財稅扶持,加快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研究對小型微利企業的稅收扶持政策;加強和改善對中小企業的服務,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法律環境,促進企業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良好的市場信譽。

  更加注重加強質量品牌建設。要積極引導企業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外先進標準,推廣國內外先進管理技術和方法,實施品牌發展戰略。

  更加注重加強政府對民間投資的引導。繼續發揮好民間投資對拉動經濟和調整結構的重要作用,把握政府投資方向,把握政府投資的節奏和力度,放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引導民間資本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領域,特別是要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相協調,防止引發新一輪經濟過熱和粗放式擴張。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