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60年來,內蒙古電力事業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迅速發展,不僅為內蒙古大草原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必要條件,也為相關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巨大力量。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內蒙古能夠維持生產運行的電廠只有11座,裝機總容量1.48萬千瓦,當年發電量1666萬千瓦時。這些小電廠設備陳舊,技術落后,事故頻發,有的已瀕臨倒閉。2008年,內蒙古外送電量846.42億千瓦時,超過裝機規模居世界之首的三峽水電站808.1億千瓦時的發電量,外送電量連續4年居全國電力行業第一。
早在2003年,內蒙古人就驕傲地宣布:首都每5盞路燈中就有1盞是內蒙古點亮的。內蒙古外送電力總量在2005年首次超過山西,成為全國最大的電力外送省區。截至2008年底,內蒙古電網統調裝機2912.5萬千瓦,擁有兩條500千伏外送通道,總外送能力達到400萬千瓦。
截至2009年,內蒙古西電東送戰略已經實施20年,累計東送電量達到1338.4億千瓦時。西電東送對于促進內蒙古實施資源轉換戰略、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保證少數民族地區的繁榮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