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低碳經濟已成為人類社會繼農業、工業文明后又一次重大進步。在昨天召開的南京科技界迎春招待會上,東南大學的專家建言:南京應重點布設大功率光子晶體LED產業鏈,將南京打造成節能減排的典范城市。
南京專家攻克LED技術瓶頸
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核心是能源和節能減排技術的創新。而半導體LED光源是節能減排核心技術之一,如果能在LED產業上搶占制高點,無疑會對南京向創新型城市的轉型奠定良好基礎。
在昨天的新春招待會上,南京光通信與光電子學會理事長、東南大學教授孫小菡作了《南京可有計劃并重點布設重大功率光子晶體LED產業鏈》的專家建言。她認為,目前在照明、液晶面板、投影、舞臺燈光等領域的耗能極大,急需高亮度大功率半導體光源。近幾年,南京的專家們在光子晶體LED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同時采用半導體芯片直接控溫,使得光源發熱量大幅降低。一系列技術瓶頸的突破,讓南京在打造LED產業鏈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因此,孫小菡教授建議,南京可有計劃并重點布設大功率光子晶體LED產業鏈,盡快構建重點基地,迅速吸收消化并掌握全部設計與生產技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填補國家大功率光子晶體LED芯片產業的空白。
價格居高不下,推廣還需時日
應用LED技術的燈沒有鎢絲,也沒有燈管等發光器件,只要通過一個特殊芯片就可將電能轉化成光能———作為一項全新的照明技術,LED因其節能、環保、壽命長、啟動快等特點被普遍看好。目前在南京市內,模范馬路隧道內已經率先用上了LED燈,比目前普遍使用的高壓鈉路燈節電50%以上。有人算了一筆賬,南京市區現有16萬多盞高壓鈉燈,若以每盞路燈每小時耗電0.5千瓦時計算,全市路燈照明用電約在3.2億千瓦時。如果全部換上LED路燈,至少可節電1.6億千瓦時,節煤5000萬噸以上。
盡管LED燈有著這樣那樣的好處,但推廣卻并不盡如人意,在南京市內也僅有少數幾條道路用上了這種新型光源。究其原因還是核心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中,導致價格居高不下。不過從昨天專家的發言來看,咱們南京的專家已經攻克了相關技術。“我們已完成了InP多量子阱光子芯片的研制,目前已經開展了光子晶體LED、LED封裝多項研究。”孫小菡教授介紹說,“接下來,我們希望能與相關科研、生產企業合作聯合成立南京市新型大功率LED研究中心,為在南京形成節能減排光源產業鏈奠定基礎。”專家們信心十足地表示,只要咱們自己掌握了LED的核心技術,價格肯定會下來,接下來在普通市民中推廣使用LED燈就水到渠成了。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