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保定新能源產業“風”“光”無限

2010-01-25 13:06:00 生意社

2010年1月15日,總投資5.4億元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保定高新區英利集團奠基,我國光伏發電領域將出現一個集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發、行業標準制訂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

據悉,英利集團是從37家光伏企業中脫穎而出,經過科技部審批成為該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的。該試驗室也是科技部批準建設的第二批56家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

與英利集團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一起獲批的還有國電聯合動力公司風電設備及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光伏發電與風電設備兩大新能源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聯袂落戶保定高新區,顯示了保定高新區企業在新能源領域強大的技術實力,也為保定高新區進一步掌握行業話語權、引領產業發展打下了基礎。

光伏發電確立行業領先優勢

英利集團是保定高新區“土生土長”的企業。1998年,董事長苗連生率領英利集團開始進軍太陽能光伏領域。當時,保定高新區向英利集團投入60萬元,支持其發展。

很快,保定高新區的投入取得了成效,英利集團迅速在行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并于2007年6月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

英利集團是保定市委、市政府連續多年的一號工程,也是保定高新區的領軍企業。在保定高新區的支持下,英利集團從一個“土生土長”的企業迅速成長為國際化水平相當高的知名企業,在美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地設有分公司或工廠,產品90%以上銷往國外。目前,英利集團是國內惟一擁有從硅料、多晶硅鑄錠、切片、電池片、電池組件到光伏系統應用完整產業鏈的企業。從2004年到2008年,英利公司年銷售收入由1.24億元增長到85億元,利潤由1000萬元增長到13.5億元。2009年,英利公司光伏組件銷量540兆瓦,比利2008年增長92%左右,占全球市場份額的10%。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英利集團并非偶然。近年來,英利集團不斷加大對太陽能光伏產業共性技術、關鍵技術和前沿技術問題的攻關力度,集團下屬的六九硅業有限公司利用業界領先的新硅烷法生產9N(99.9999999%)以上高純度多晶硅,實現了低能耗閉環生產;6克每瓦的耗硅量遠遠低于7-8克每瓦的世界平均水平……這些都為其承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奠定了堅實基礎。

英利集團首席技術官宋登元介紹,該實驗室將以英利集團的完整光伏產業鏈生產和技術模式為依托,從事全產業鏈的晶體硅光伏材料、太陽能電池與組件、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及基礎研究,研發方向包括硅材料制備及特性、高性能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研究、光伏發電系統的應用及基礎研究等。

宋登元特別強調,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很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加快推動國內光伏行業標準的制訂進程。這將是英利集團和保定高新區強化其在光伏領域地位和話語權的重要一筆。

風電設備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風電設備及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依托國電聯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建立。該公司是由中國國電科技環保集團、龍源電力集團共同出資組建的高科技企業,第一年投產就實現了100臺1.5兆瓦級風電整機的生產目標,實現銷售收入6億元。目前,該公司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5MW風機制造技術,是國內風電整機五強之一。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落戶使國電聯合動力進一步確定了國電聯合動力在風電整機技術領域的權威地位。

在風電領域,保定高新區不僅擁有國電聯合動力這樣的風電整機制造商,而且擁有風電設備及相關企業20多家。

保定高新區風電領域龍頭企業中航惠騰風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開始開發、制造系列化的風力發電機組風輪葉片及風力發電機組相關的各種復合材料產品。依靠不斷的技術創新,中航惠騰已經發展為國內最大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風電葉片制造商,葉片規格覆蓋600kW到1.5MW的全部葉型,占國內市場40%以上的份額,產品應用于全國30多家大型風電場,為滿足國內大型風力發電機組國產化發展需求作出了貢獻。

中航惠騰、國電聯合動力、惠德風電、天翼、華翼、中科宇能、天威風電……保定高新區風電領域的多家企業形成了覆蓋風電整機組裝、葉片、控制系統及相關配套產品的風電設備產業集群和較為完備的風電產業鏈條。

“小園區”長出“大產業”

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2009年銷售收入預計將超過500億元……無論從園區面積還是經濟體量上來說,保定高新區在國家高新區中都只能算是個“小園區”,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位于非省會城市的高新區,培育出了世界級的企業和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保定擁有華北電力大學這個電力企業高管的“黃埔軍校”,擁有天威保變這樣的大型國有電力設備企業。基于這樣的基礎,加上對于產業發展趨勢敏感的嗅覺,保定高新區很早就把發展的重心定位在了電力行業特別是新能源電力領域,形成了區別于其他高新區的核心競爭優勢。

2006年,保定市政府提出依托保定高新區打造“保定·中國電谷”的戰略構想,在壯大龍頭企業上下功夫,并延伸產業鏈,全力推動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做大做強。

由此,保定高新區的新能源產業邁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保定高新區擁有從事新能源設備制造的企業170多家,形成了風電產業園、光伏產業園、節電產業園、天威兵裝產業園等幾大園區共同發展的格局。園區已經建成5個國家級研發中心、9個省級研發中心、25個高新區級企業技術中心,參與制訂國家標準80項、行業標準94項,完成科研成果300多項、專利350多項,形成了體系完備的新能源產業創新平臺。

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化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太陽能綜合應用科技示范城市等“國”字號招牌先后落戶保定高新區和保定市。

保定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金博認為,一個城市或者一個高新區,既不能為了發展而犧牲環境,也不能為了保護環境而放棄發展,在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這兩個重大選擇面前,完全可以開辟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通道”,那就是發展新能源,走低碳之路。

有很多園區曾經以誘人的政策吸引英利集團,但苗連生表示,英利集團一定要“立足河北,扎根保定”。他認為,一個企業,只有在保定高新區這樣的產業聚集區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保定 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