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中國對在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新的氣候協議抱有很大期望,中國將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推動多邊談判進程。
聯合國氣候峰會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解振華在峰會期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言說,在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上,各國的歷史責任是不同的,發展階段和應對能力也不同,所以在應對氣候變化的過程當中,應該體現共同但有區別的原則。各國應根據各自的發展階段、國情和能力,努力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自己的貢獻。
解振華呼吁"我們相信,只要按照這樣去做,達成的協議就是公平的和合理的,大家都會按照達到的共識和制定的協議來認真地執行。"他表示,由氣候變化造成的極端天氣對中國的影響和危害是非常大的。最近10年,由于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的影響,中國每年造成2000多億元的經濟損失和2000多人死亡。
發言中,解振華總結了近些年中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的成就,他援引數據說話:與2005年相比,2013年中國的碳排放強度下降了28.5%,相當于少排放了25億噸二氧化碳。而中國碳排放強度的下降主要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實現:一是節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06到2013年,中國能源強度下降了26.7%;二是調整能源結構,截至2013年底,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的比例達到9.8%;三是增加森林碳匯。如此樂觀看來,按現在的力度,中國將爭取到2020年實現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標,努力實現45%的目標,并在2020年以后繼續做出更大的努力!
他還透露,中國將爭取盡可能早地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爭取在明年第一季度將論證結果和2020年后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目標向世界公布。
此外,記者獲悉,此次聯合國氣候峰會23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召開一天,它不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談判的一部分,峰會期間也不舉行任何談判,但將為2015年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達成氣候協議凝聚政治動力。本次峰會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召集舉行。潘基文在閉幕致辭中說,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因為從來沒有這么多領導人聚集在一起,承諾就氣候變化采取行動。潘基文介紹了他為此次峰會所作的“主席總結暨成果文件”中的五個要點:一是各國領導人就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達成富有意義和具有普遍性的氣候協議作出了強有力的承諾;二是公共和私營部門明確了氣候融資途徑;三是政府和企業領導人支持通過多種手段實施碳定價機制;四是證明了加強應對氣候的能力是一項明智而必要的投資;五是將建立新聯盟以應對各種氣候挑戰。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