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和水源地淅川縣一派繁忙景象。
2010年4月9日,筆者到庫區(qū)采訪移民供電保障工作。“雖然我們馬上就要搬遷了,供電所的服務很周到,大家都很滿意!”面對鏡頭,老城鎮(zhèn)裴嶺村50多歲的移民趙五子感激地說。
為移民站好最后一班崗
“移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移民的需求就是我們的需求。”老城供電所的所有員工自覺放棄雙休日,深入到移民家中,實地查看和檢修供電線路,仔細檢查每一個開關盒、插頭等。移民鄧大爺的兒子常年在外務工,他和患有殘疾的老伴兒以及一個年幼的孫子在一起生活。得知這一情況后,供電所的共產黨員服務隊幫助鄧大爺一家整理家具,幫助搬遷。
去年8月16日,南水北調丹江口庫區(qū)試點移民搬遷啟動儀式在淅川縣滔河鄉(xiāng)姬家營村舉行。此前,滔河供電所調集精兵強將,克服高溫酷暑等困難,全力確保搬走一戶,拆除一戶。滔河所還成立了應急服務小分隊,制定了應急保電預案,進行24小時全天候服務。
去年8月19日,大石橋張灣村移民搬遷工程正式啟動,受各種因素影響,搬遷周期較長,電力供用及安全任務非常艱巨。大石橋供電所組成10余人的“應急服務隊”,全天候在村里巡回檢查值班,積極為移民排憂解難,確保未走家庭的電力供應和臨時停車場、道路、房屋拆遷戶的電力安全及照明。
南水北調舉世矚目,移民遷安事關大局。移民搬遷過程中,縣電業(yè)局積極組織發(fā)電機13臺,發(fā)電車1臺,農電員工150余人,堅持24小時駐守在移民村,提供優(yōu)質服務。
“移民遷安,國家行動。作為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的電力部門,為移民服好務、供好電,站好最后一班崗,保障移民在淅期間的正常生產生活用電,我們責無旁貸!”淅川縣電業(yè)局局長嚴君國堅定地對筆者說。
農電工的敬業(yè)心
2009年8月21日,淅川縣馬蹬鎮(zhèn)曹灣村首批移民搬遷在即,也是農電工桂清河離開故鄉(xiāng)的日子。
20日清晨,曹灣村一派搬家前的繁忙景象,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扒房子、搬家具、賣廢品、用拖拉機和三輪車往停車場拉東西……然而,電工桂清河卻默默地向配電房走去。
“人家都在家里忙,清河在這忙啥呢?”
“我家來了幾個親戚,不用我?guī)兔Α,F在準備停電,我去配電房檢查設備,防止在扒房過程中出現安全事故。”
為了配合這次移民搬遷工作,馬蹬鎮(zhèn)供電所所長帶領6名電工在清晨5點半已經趕到這里。所長早已把工作安排妥當:首先進行停電,在停車場架設一條臨時照明線路,保證今晚移民的安全用電,哪里需要有臨時用電,我們就把電送到哪里。檢查完設備以后,馬蹬供電所同志們帶著局里下發(fā)的發(fā)電機,還有電燈電線,開始為村北停車場接電做準備。正在電工們?yōu)檎也坏阶鲋Ъ艿哪玖习l(fā)愁時,桂清河從自家林地砍了三棵樹,用樹干并排豎起三盞水銀燈。電閘一合頓時把這里照得雪亮。
20日晚上,桂清河冒著蒙蒙細雨在村里巡查,聽說曹大娘帳篷里的燈不亮了馬上去修。曹大娘說:“明天都要走了,你還恁負責!”
“只要你們一天不離開,我始終是你們的電工。”清河說。為大娘接好線以后,他又匆忙消失在雨中。這樣的農電工在縣電業(yè)局有150多人,個個都有一顆敬業(yè)的心。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