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訊[3890期]2025-04-14
-
一季度國家鐵路發送貨物9.7億噸,同比增長4.2%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媒體介紹:今年一季度,國家鐵路累計發送貨物9.7億噸,同比增長3.1%,日均裝車17.9萬車,同比增長4.2%。
-
疆渝“電力高速”重慶段完成走線驗收
4月8日,在重慶市合川區沙魚鎮,國網重慶超高壓公司輸電運檢員工完成重慶段最后一段鐵塔的登塔走線工作,標志著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哈密至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疆電入渝”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慶段完成走線驗收。
-
世界首條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線路工程(安徽段)正式開工
近日,福建院參與設計的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安徽段線路)在安徽省蕪湖市繁昌荻港鎮正式開工建設。甘肅~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是世界首條特高壓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條在送受兩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跨區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也是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重點項目。工程起于甘肅武威,止于浙江紹興,途經甘肅、寧夏、陜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自治區),線路全長2370公里。工程總投資約353億元。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發布《2024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4月9日發布《2024煤炭行業發展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全國原煤產量47.8億噸,同比增長1.2%;全國累計進口煤炭5.4億噸,同比增長14.4%;全國鐵路煤炭運輸完成28.2億噸,同比增長2.5%。截至2024年底,全國重點煤炭企業存煤6800萬噸,同比增長14%;火電廠存煤約2.3億噸,同比增長12.2%,創歷史新高。
-
北港庫存跌破3000萬噸關口!
2025年開年以來,北方港口煤炭庫存快速向上攀升,并突破3000萬噸大關,3月初更是創下3165萬噸的峰值紀錄,較常年同期顯著增加,高庫存也使得今年以來煤價持續承壓下跌?。進入4月份,隨著大秦線進入春季檢修期發運量下降,以及進口煤優勢減弱,港口庫存開始逐步回落,4月9日北方港口庫存首次降至3000萬噸以下,結束了北港連續37日庫存在3000萬噸以上運行的紀錄。
-
突破2000萬噸!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傳來喜訊
4月10日,在塔里木石油會戰36周年之際,我國最大超深油田富滿油田傳來喜訊,累計生產油氣產量當量突破2000萬噸成為我國在8000米以深復雜領域,高質量勘探開發深地標桿,高效支撐了我國超深層油氣資源的高效勘探開發,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注入強勁動力。富滿油田位于號稱“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是我國最大超深海相斷控縫洞型碳酸鹽巖油藏,油氣資源量超10億噸,名列“央企十大超級工程”。
-
中國石化川西氣田累產氣超20億方
近日,中國石化川西氣田自去年3月全面建成投產以來累計生產天然氣超20億立方米,生產硫黃超12萬噸。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開拓市場、消化產能成為增產提速的基礎。該公司堅持“氣量保穩、質量保優、產銷平衡、拓寬銷路”,建立開發管理團隊,合理分配產量任務,努力實現科學配產、優質高產的目標。不斷深化氣井動態承包制運行,采取“動態分析日跟蹤、一井一策優配產”措施,有效釋放氣井產能。
-
華北電網新能源最大發電電力創新高
近日,從國家電網獲悉,華北電網新能源最大發電電力達到1.71億千瓦,創新高。截至目前,華北電網新能源裝機容量達3.7億千瓦,占電源總裝機容量的50.3%,成為第一大電源。今年一季度,華北電網新能源發電量16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9.4%,占用電量的比重超過30%。新能源日、月發電量及占比多次創新高。
-
重大生態破壞事件如何判定?新規填補制度空白
生態環境部日前會同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重大生態破壞事件判定規程》,明確重大生態破壞事件判定的工作流程、標準依據及有關部署,實現了重大生態破壞事件的“閉環”管理,填補了我國在生態保護領域一個較為長期的制度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