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日訊[3913期]2025-05-19
-
一季度數字產業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4%
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獲悉:一季度,我國數字產業實現業務收入8.5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較上年同期提升4.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5721億元,同比增長7.0%,主要指標增速加快,創新成果加速涌現。
-
廣東明確反向輸電電價
5月14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新能源汽車向電網放電上網電價問題的批復》,明確新能源汽車向電網反向輸電的電價模式。其中,峰期電價可達0.7701元/千瓦時,尖峰期更是高達0.9626元/千瓦時。《批復》指出,新能源汽車向電網放電上網電價采用峰平谷電價方式,具體按照每千瓦時0.453元乘以峰平谷比例系數確定。峰期、平期、谷期比例系數分別為1.7、1、0.38,尖峰期比例系數在峰期基礎上上浮25%。
-
蒙西電網首次參與華北地區省間綠電交易
5月15日,國網華北分部、內蒙古電力(集團)公司聯合開展的首筆蒙西電網送北京、天津綠電交易正式執行,蒙西電網綠電跨越1000公里送入京、津城市電網。據悉,在華北能源監管局的指導下,蒙西首次參與華北省間綠電交易,標志著蒙西電網正式融入省間綠電交易體系,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取得新突破。
-
印尼統計局:一季度印尼煤炭出口同比下降5.7%
據印度尼西亞國家統計局(BPS-Statistics Indonesia)5月15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3月,印尼煤炭出口總量累計為12362.78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741.25萬噸,同比下降5.7%。其中,3月份印尼煤炭出口量為4093.88萬噸,同比減少11.2%,環比下降1.2%。
-
4月中國神華商品煤產量同比下降3.9% 煤炭銷量下降4%
5月16日,中國神華發布主要運營數據公告顯示,2025年4月份,中國神華商品煤產量2730萬噸,同比下降3.9%,環比下降7.1%;公司煤炭銷售量為3560萬噸,同比下降4.0%,環比增長2.9%。1-4月份,中國神華商品煤累計產量為10980萬噸,同比下降1.8%;煤炭銷售量為13490萬噸,同比下降12.6%。
-
國內油價或年內第五降 加滿一箱將少花9元
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將于5月19日24時開啟。綜合機構觀點,國內成品油價或將出現年內第五次下跌。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曹瑩瑩對中新經緯表示,本計價周期,國際原油價格呈現跌后反彈走勢,前期歐佩克+意外大幅增產導致市場情緒偏悲觀,原油價格下跌,后期隨著中東地緣因素等影響,國際油價震蕩上漲。整體來看,本計價周期,國際油價均值環比下滑。國內參考的原油變化率持續處于負值水平。
-
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迎來2025年首艘液化天然氣船
5月14日,一艘船長279米、寬42.6米的大型液化天然氣(LNG)船舶“特雷德”(TRADER II)成功靠泊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其滿載的6萬噸LNG貨物緩緩卸入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的儲罐內。這也是今年廣州LNG應急調峰氣源站迎來的首艘LNG船。
-
科翡儲能電站成功實現投產運行
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萬千瓦風光儲項目配套儲能電站工程科翡儲能電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實現投產運行。該工程裝機容量200兆瓦/800兆瓦時,包含集中式和高壓直掛式磷酸鐵鋰電池、鈉離子電池、半固態磷酸鋰電池、鈦酸鋰電池、全釩液流、超級電容、磁懸浮真空飛輪儲能等8種儲能類型,為目前國內儲能類型最多、涵蓋主流電化學儲能類型最全的一體化儲能電站。
-
首顆大型湖泊生態環境監測遙感衛星入軌
5月17日,江西省首顆自主發射的生態環境監測衛星“南昌航空一號”,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作為全國首顆專門針對大型湖泊生態環境監測設計的遙感衛星,其成功發射標志著江西省在空天信息技術應用領域邁出關鍵一步。“南昌航空一號”由南昌航空大學攜手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研制而成。其精準聚焦鄱陽湖、贛江流域等重點水域的生態環境治理難題,為生態環境監測開啟了全新的“天眼守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