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14日從東寧市獲悉,目前,省“百大項目”、投資3.5億元的恒昌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進展迅速。截至9月中旬,該項目已完成投資1.5億元。預計到今年年底前,“恒昌”公司新建的2臺高溫高壓生物質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1臺抽凝式汽輪發(fā)電機組將投入使用,實現并網發(fā)電。
據了解,東寧市每年黑木耳栽培量在9億袋左右,木耳采收結束后需要對廢菌袋進行妥善處理,同時該市農田面積達100萬畝,如何使農作物秸稈合理利用、讓廢菌袋變廢為寶,是職能部門積極研究的問題。在相關職能部門、企業(yè)共同努力下,今年4月1日恒昌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位于東寧市大城子南溝道路西側,鐵路線南側,計劃總投資3.5億元,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由東寧市恒昌生物質熱電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東寧市發(fā)改局人士表示,“恒昌”公司項目建設進展迅速,已完成辦公樓主體結構、內墻抹灰、主廠房基礎、設備基礎、燃料倉工程。冷卻塔施工到上環(huán)梁,化水車間鋼筋混凝土結構與綜合水泵房下部已完成。進入9月份以后,設備采購和室內裝修工程有序展開。按照計劃,今年11月份“恒昌”公司新建的2臺高溫高壓生物質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1臺抽凝式汽輪發(fā)電機組將進入安裝調試階段,發(fā)電機組的裝機功率為3萬千瓦。預計在今年年底前該項目將實現并網發(fā)電,當年完成投資2億元。
從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看,該項目明年全面竣工投產后,預計每年可處理廢棄菌袋、玉米秸稈、稻草、林木枝條等農林剩余物25萬噸以上,年供電量19.5萬千瓦時,可供熱量22.6萬吉焦,滿足東寧鎮(zhèn)團結路以北、黃松東路以東、河北街以南至三岔口140萬平方米建筑集中供熱需求,進一步改善當地空氣質量。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