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省能源局圍繞高質量編制“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廣泛征求全國能源行業院士專家對山東省“十四五”能源發展的意見建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晹表示,山東省地熱資源豐富,分布面積廣,資源儲量大,開采條件好,是全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起步最早的省份之一。他建言,綜合開發、梯級利用的“地熱+”模式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復制推廣,有效提升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助力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推廣梯級利用“地熱+”模式
山東省地熱資源豐富,分布面積廣,資源儲量大,開采條件好,是全國地熱資源開發利用起步最早的省份之一。據2018年山東省地礦局初步評價結果顯示,全省地熱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包括淺層地熱和中深層地熱在內的地熱資源量折合標準煤約2400億噸,相當于山東省煤炭資源保有經濟可采儲量46億噸的52倍。
山東省政府對地熱能開發高度重視,2017年山東省發改委印發《山東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2016-203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底,山東省地熱能總供暖(制冷)面積達到1.4億平方米,地熱能開發利用相當于替代435萬噸標準煤。到2030年底,山東省地熱能總供暖(制冷)面積力爭達到3億平方米,地熱能開發利用相當于替代870萬噸標準煤。
本人領銜的院士團隊于2017年8月獲得青島市科技局批準,與青島市即墨熱電公司共建“即墨熱電地熱院士工作站”。建站三年來,圍繞藍色硅谷區域內地熱資源以及旅游開發產業,打造以地熱為主的能源供應模式,形成區域綠色電力、綠色熱網、生態旅游等產業鏈的融合,塑造藍色硅谷海水溫泉特色小鎮“地熱+”多能供應體系。院士團隊初步完成了青島即墨區藍色硅谷核心區淺層及中深層地熱資源分布和儲量的勘測和調查,形成了綜合開發利用方案,調查報告和綜合利用開發方案也已經通過了專家組的評審。
我們的初步研究結果表明,藍色硅谷核心區地熱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其中,淺層地熱年可利用資源總量為9.51×1010MJ,中深層地熱可利用資源總量為3.24×1012MJ。按照目前藍色硅谷的規劃,傳統能源不允許進入,以清潔能源為主導的供暖模式將是核心區的唯一選擇,利用好淺中深地熱資源,為藍色硅谷提供清潔供暖,可以解決4637.5萬㎡建筑的冬季供暖,也就是說,按照遠期規劃整個區域52%的建筑的冬季供暖可以用地熱來解決。
建議:一是在藍色硅谷核心區選定地熱資源靶區,率先在山東省建立地熱清潔供暖為主導的綜合梯級利用先行示范區;二是探索與其他清潔能源結合,形成“地熱+”多能互補的分布式能源供應模式,打造以“地熱+”為特色的海洋溫泉小鎮,對助推地方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三是綜合開發、梯級利用的“地熱+”模式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復制推廣,有效提升我國能源安全保障,助力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