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整理自長江商學院大型企業治理與創新管理實踐教授、中國石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在第12屆長江青投論壇上所作的主旨演講 《碳中和與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內涵》。
1
碳中和的重大意義
我想先著重談談碳中和對中國的重大意義。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
首先,碳中和的高度已經遠遠超過碳本身,上升到中國永續發展的問題。
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需要理解碳中和的更深一層意義,即推動人類社會重大的變革。
其次,中央會議明確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
作為一場社會和經濟的系統性變革,每個人、每個系統、每個組織都將涉及其中,誰都不可能置身度外。
此外, 中央會議還重新提出 “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統籌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那么,我們目前處在什么階段?
按照中央的表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
也就是說,這并非今天或明天的一日之計,而是至少到2060年之前我們都是以降碳為重點方向。
學術界、企業界都從碳本身的角度出發看待降碳,例如能源結構轉型、產業結構轉型等等。其實對國家而言,更重要的是推動整個經濟社會的重大系統性變革,所以在未來我們會看到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出臺。
2
碳中和,
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碳中和對人類的影響深遠。
第一,重大災難性氣候已成常態;
第二,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
按照科學家預計,如果人類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海平面上升將致使很多島嶼國家消失,有的模型上顯示就連上海的一部分都會被海水覆蓋。
氣候變化不僅催生重大自然災害,更將產生生態災難,無論是對植物、對動物甚至對人的健康都會造成不可預料的損害。
為什么疫情后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都同時開始關注氣候變化,尤其關注加快推動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法律和措施?
因為新冠疫情使全世界認識到,一個小小的病毒就可以讓整個人類社會陷入停擺。如果我們還不及時采取措施,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的傷害會幾倍于疫情帶來的傷害。
因此,幾乎世界主要經濟體以及所有簽署《巴黎氣候協議》簽字的國家,對氣候變化的行動都遠比往常積極主動。
未來碳中和目標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將包括三個新的因素:
低碳發展能力
低碳發展能力會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內容。低碳發展能力的核心是低碳發展的技術和研發能力。
企業責任擔當
過去,中國很多企業家認為企業社會責任主要是做公益;未來,企業將要承擔更多對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責任,更多的承擔對公眾和社會的責任。其中包括有消費者數據是否被濫用、消費者權益是否受損,以及對環境和對氣候變化的責任等更廣闊的范疇。
公司治理能力
企業首先要清楚企業存在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
企業的最終目的一定不是只為企業發展,而一定是為大眾、為社會甚至是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而存在的。因此,企業需要有公正、公開、規范、透明的公司治理機制和治理能力,以維護和保障所有利益關聯方的利益。
公司治理能力要求把關聯方的所有責任納入到公司的治理體系當中,因此我們原來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思想都要做出相應調整,即意味著在可持續發展能力上增加了新的內容。
現在,如果我們到全球市場上再談企業的產品和市場價格,格局就太小了;所有企業到全球談的一定是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因為這才是共同國際語言也是企業的共同責任和價值。產品、市場價格屬于企業自身的特殊語言,只有在共同語言、共同價值的基礎上再談特色,人家才能接受你。
要求企業必須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正是碳中和帶來的第一重影響。
3
減碳趨勢下,企業面臨多重壓力
氣候變化敦促人類社會必須采取更大規模的行動、更積極的措施,研發更多新技術來推動碳的減少釋放。然而目前,幾乎所有企業都準備不夠、技術不足,首先連自己排多少碳都不清楚,思考如何減碳就更是困難,這就會導致市場反過來給企業以壓力。
這些壓力具體會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企業形象。
過去,企業形象更多取決于企業的發展能力,即:企業的成長力或企業的有機增長,比如銷售額增長多少、利潤增長多少、產品銷售怎么樣。
而現在,這些標準不足夠了,如今的企業形象增加了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要求。
第二,企業價值。
企業形象并不是空的,將直接影響企業價值。
現在,企業價值已經與碳多碳少直接關聯。
傳統的化石能源企業面臨著巨大壓力,被認為對社會長期發展不利,企業形象受到打擊,直接帶來企業價值的降低。
過去,這樣大市值的行業龍頭是我們爭相追趕的目標;現在,一家美國新能源(4.560, 0.03, 0.66%)上市公司的資產可能比這些傳統龍頭可能少上百倍,但是市值已經遠超傳統龍頭。
因此,盡管傳統能源企業的產量和利潤并沒有快速下滑,但市值一路走低就是整個行業面臨的現狀。
如果我們看特斯拉、小鵬、理想這些新能源汽車公司,世界排名前十的傳統汽車制造企業的市值加在一起,還不如特斯拉的市值高。從銷量上看,頭部傳統車企一年可能賣出上千萬輛;特斯拉一年賣多少輛?40萬輛。但特斯拉的市值比傳統車企前十名加在一起還高,這就是包含了碳價值。
更重要的是,傳統企業如果不把生態文明作為主要推動方向的話,再融資就會非常難,而且越來越貴。面對市場壓力,傳統企業必須進行更大的投入,采取更激進的措施,做好加快能源轉型規劃的同時,通過技術盡快減少存量碳。
第三,信息披露。
未來在資本市場里,任何國家都會要求企業在年報里披露碳排放量,嚴重影響企業形象,對企業產生無形的壓力,促使企業必須主動采取措施。
我們可以看到,全球大型能源企業都在推行能源轉型計劃,其中包括采取各項措施推行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中國企業要花大力氣更多在碳利用上下功夫。
對企業而言,既是一個重大挑戰,也是一個轉型發展的新機遇。
第四,碳稅和碳足跡。
先講講碳稅,簡單來說就是對非本土生產的進口產品依照含碳量征收碳稅,歐盟已經力推碳的“邊界稅”,美國很快也會跟上。一旦開始施行,企業即將面臨成本上升的壓力,反過來說,我們需要思考如何采用更先進的技術和工藝流程進一步減少產品中的含碳量。
接下來談談我們常說的碳足跡。
在中國,很多人不太清楚這個概念,到底什么叫碳足跡?每走一步留下的腳印叫足跡,碳足跡就各種產品在被使用過程中在社會不同領域留下的碳痕跡。
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要對三個領域的碳實行管理或治理:
●第一個領域的碳,是制造產品的過程中用了多少傳統的燃料,燃料燃燒后通過煙塵釋放了多少碳到大氣中。在國內,我們常說的碳排放主要是指化石燃料燃燒后所釋放的二氧化碳的量。
●第二個領域的碳,是所生產產品中所含的二氧化碳的量。在化工,鋼鐵等工業制造領域除了一部分燃料燃燒后釋放的二氧化碳之外,還有一部分化石能源作為了產品的原料,這些原料最后轉化成為生產產品的一部分。不同的原料、不同的產品,不同的工藝流程所形成產品里的二氧化碳的量也是不同的。這是企業碳管理或碳治理中第二個碳的量。
●企業碳管理或碳治理的第三個領域,是企業含碳的產品賣給消費者之后,消費者是怎么使用這個產品的,在使用過程中是增加了碳排放還是減少了碳排放,是一個環節還是多個環節等等。企業產品進入社會后,產品中碳的變化的管理也屬于企業的責任。企業產品進入市場在使用過程中各個環節,二氧化碳的變化過程就是所謂的碳足跡。
中國企業目前還沒有把碳足跡作為自己的責任來考慮,希望早一點考慮,這將會成為全球一致的行動。早準備以后比較主動。我們應該清楚,在全球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大勢下,國際社會在碳中和上的規則、方法、制度將會逐漸趨于一致, 所以早準備早主動。
我們每個人、每個單位、每個社區、每個學校、每個醫院都存在減碳的問題,因為我們都在用汽車、用空調、用電器。國內的電70%以上的電力是來自化石能源,有大量碳排放,所以每個人、每個企業、每個單位都有減碳的責任,都要形成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作為個人,一年消費多少碳、釋放多少碳,怎么樣將碳量減下來,將會形成一套規則,把減下來的碳變成我們個人的價值。
第五,綠色金融。
如果企業不參與全球生態的治理,不采取行動去減碳,不去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或者開發新的低碳產業,企業可能貸不來款,或者貸款價格更高。
綠色金融支持致力于減碳的企業,支持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的調整。對生態空間做出貢獻的企業,可以使用綠色貸款、發綠色債券、獲得基金投資,反之就會面臨很大壓力。所有面向市場化的企業,如果需要吸引基金投資、需要發行綠色債券,第一條考量就是對減碳有何貢獻。如果沒有減碳方面的行為,不但融資成本高,企業市值和價值一定漲不起來。
因此長遠來看,任何企業、任何人都無法逃脫生態文明建設的大環境、大背景基本規定的要求。
4
碳中和是挑戰,更是機遇
無論從國家層面、企業層面還是個人層面,碳中和都是重大機遇。具體有哪些機遇?
第一,能源結構的調整。
任何國家但凡想應對氣候變化,第一件事就是調整能源結構。
這對中國來說是巨大壓力,因為我國能源稟賦就是以化石能源為主導。
去年我們總計消費48億噸標準煤;在能源結構上,85%是化石能源,其中60%是煤,綠色可再生能源只占15%左右,而要達到碳中和目標,就要把兩者比例倒過來——清潔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占85%,化石能源占15%以下。
這是我們從當下開始到2060年要達到的目標。所有方向、路徑、技術、生產方式的選擇,都將發生在這個過渡期,所以要早做準備。
縱觀全球,中國在清潔能源領域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無論太陽能(7.100, 0.00, 0.00%)、風能的裝機容量都排在世界第一,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400萬輛,已經占到全球市場的70%。從現在開始,中國的清潔能源還會以超出想象的速度繼續發展至不可估量的規模。
第二,節能降耗和存量減碳。
我國尚處于碳中和的過渡階段,最好的、也是最有效辦法就是先把能耗降下來—即節能降耗。
目前中國單位GDP的能耗是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這個數字完全可以降下來,在源頭上節省能耗,既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也減少碳的排放。在節能降耗上中國的潛力非常大,在未來5–10年,在大力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的同時,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節能降耗上。這樣既可以在過渡階段將存量持續降下來,又可以避免運動式的、激進的關企業行為。
降碳怎么降?
●首先,所有企業都要開展降碳的基礎性工作即開始摸自己的家底,要查清楚自己的企業到底排放了多少碳。也就是開展碳盤查。要盤查每一個生產裝置、每一條生產線、根據所使用的燃料、原料、所生產的產品、工藝流程等等來開發算法,進而把家底摸清,算清楚當前的碳排放總量。
● 然后再根據選擇的技術、工程、設備裝置等條件和水平,制定企業碳達峰、碳中和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
●企業碳管理或碳治理的第三個領域,是企業含碳的產品賣給消費者之后,消費者是怎么使用這個產品的,在使用過程中是增加了碳排放還是減少了碳排放,是一個環節還是多個環節等等。企業產品進入社會后,產品中碳的變化的管理也屬于企業的責任。企業產品進入市場在使用過程中各個環節,二氧化碳的變化過程就是所謂的碳足跡。
第三,產業結構的調整。
以汽車行業為例,中國傳統汽車產業相較全球先進水平總體上是落后的,但在新能源上汽車上幾乎與先進水平同步,所以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模最大的市場一定是在中國,速度最快的市場也一定是在中國。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和規范上也應該和可能走在世界前面。
如果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技術規范和管理規范,就可能變成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共同的規范。
第四,碳資產與碳交易。
(一)關于碳資產
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碳有不同的來源,來自傳統化石能源的生產和使用,來自工業制造,來自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不同領域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可以通過開發成為不同的碳產品,即把碳從負擔轉化為碳資產。
目前,國家成立的上海碳交易所還只是對強制性行業所產生的碳進行規定和交易。這方面社會上談論的比較多,這里就不講了。
我重點講一下非強制減排領域,即自愿碳減排領域,的碳減排和碳資產開發問題。
這個自愿減排領域涉及到方方面面,是非常重要的領域,也是大有作為的領域,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在中國碳總量減排中將占有重要位置并發揮重大作用。
比如一個人開什么檔次的汽車,每百公里燒多少油、排多少碳,算出這些數字,減少一次開車就減少了一定量的碳排放。再比如最簡單的開發票,過去用紙,現在用電子發票就可以省碳,就可以把省下來的碳轉化為碳資產。
其他領域也是一樣,可以開發出不同領域的碳產品并形成碳資產。作為政府來說,應該大力和加快推出相應鼓勵政策和制度,把這些減下來的碳作為專項碳產品給這些個人和單位賦予碳價值。鼓勵和推動全社會每一個人都成為減碳的行為主體,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夠更快形成。
自愿減排領域的碳產品開發涉及城市、開發區、工業區,涉及各行各業、不同單位,企業、學校、醫院、事業機關以及社區方方面面都有減碳的空間價值,都可以開發出不同的碳品種,形成碳資產。
(二)關于碳交易
我們國家剛剛開始運行,上海已經開始交易了,第一錘敲出了50元一噸,相信以后還會有所上漲。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探究與規則范圍和相關交易制度,仍然是中國當前情況制定的本土化的制度,還與國際上的標準和規范不同。
一是我國各企業碳排放總量是建立在不同燃料燃燒后釋放的碳量基礎上估算的量。而不是根據對燃料、原料、產品、工藝、裝置等現實情境下開發的算法,計算出來的碳排放的量。
二是我國目前只限定了幾大工業行業為指令性碳減排行業。這些行業里的企業減排下來的碳的一小部分可以在交易所進行交易。這是因為:三,這些行業中各企業碳排放的總量是有關政府部門給予的配額。在這種制度安排前提下,不可能激勵企業加大在碳減排技術研發投入的力度。很容易使碳交易市場,成為企業應對碳年度配額而導致的季節性交易場所。雖然有交易所,卻很難形成常規性市場;盡管有世界上最大的碳量,但卻形不成世界最大的碳交易量和碳價值量。這既不能促進甚至也不能支撐中國碳達峰、碳中和更好、更快的發展。
(三)關于碳匯
最后說幾句關于碳匯。碳中和一般指人類生產活動所排出的二氧化碳,與自然界所排出的碳和吸收的碳,加在一起實現碳中和。
碳匯是指自然界和人類活動所能吸收固化的二氧化碳,就是指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過程,比如海洋可以吸收約30%人類活動所排放的碳,比如森林、樹木、草原都吸收或固化一定量的二氧化碳。
因此,各國政府都鼓勵企業和單位大量種植森林和樹木,并把這些固化的碳作為碳匯進行交易。這個是實現碳中和不可忽視的一個領域。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企業從完成碳中和任務角度來考種植森林增加碳匯的話,應該考慮那些可以不斷被砍伐利用并重復種植的樹種。因為不同的樹木生長期是一定的,故一生中固碳數量是有限的,因此要想不斷增加碳匯,必須有不斷地重復種植。其他類型的碳匯,從企業角度考慮也應該具有可重復性,才可不斷增加價值。
金融投資,需將技術作為核心考量。圍繞碳的金融投資要以企業碳價值鏈中所體現的技術為核心,以各類減碳技術分別在調整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結構,減少碳排放以及進行碳產品開發等領域中的作用為考量。無論能源結構調整、存量減排、新產品開發還是產業結構調整,各領域、各環節核心都在于技術。所以做金融投資,需要牢牢抓住技術作為核心考量。
最后,用三句話簡單總結今天的分享:
● 碳中和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機遇。
● 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家企業、每一個單位都不要把碳中和當作難題或挑戰,而是當作機遇。把碳中和當作機遇,就會主動抓住機遇。
● 碳中和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早行動、早主動、早得宜。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