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鋼鐵行業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5%,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
“雙碳”背景下,清潔能源必然會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將迎來發展的高峰期。對于耗電量大但屋頂資源豐富的鋼鐵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可以節約用電成本,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并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對于推進我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昆岳互聯環境技術(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懷平建議,鼓勵鋼鐵企業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
“十三五”期間鋼鐵企業分布式光伏發展未進入快車道
據劉懷平介紹,鋼鐵企業擁有安裝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良好條件,廠房多,屋頂面積廣,用電負荷大。在能源“雙控”和高耗能企業電價不受交易電價20%限制的背景下,鋼鐵企業更應積極推進廠房屋頂光伏電站的建設。“十三五”期間,盡管分布式光伏發電發展速度呈現爆發式增加,但鋼鐵企業建設光伏電站并未呈現該趨勢。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到廠房屋頂載荷限制。目前眾多鋼鐵企業的屋頂無法建設光伏電站,主要受限于承重和污染兩個障礙。大型廠房和倉庫料場的屋頂多為非承重彩鋼瓦屋頂,其載荷無法承受玻璃(1964, 41.00, 2.13%)光伏板和光伏支架的重量。另外,彩鋼瓦屋頂容易積累灰塵和污染物,嚴重影響屋頂光伏電站的發電量,有些污染物甚至會板結在光伏電池板上,嚴重損傷光伏組件。部分鋼廠的彩鋼瓦屋頂由于年代久遠,安裝分布式光伏會造成屋頂漏水、漏氣的情況,造成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商業模式遭遇瓶頸。目前我國光伏發電的運營方式主要分為統購統銷、合同能源管理、自發自用三種模式。當前我國鋼鐵企業普遍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鋼鐵企業和第三方簽訂合同,鋼鐵企業負責提供屋頂資源,通過電價打折方式獲得效益,第三方負責整個光伏電站的建設、運行和維護,獲取發電效益。但是在一些光照強度低,上網電價較低的地區,由于投資回報率較低,項目的收益率也較低,第三方和鋼鐵企業的建設意愿都不強,較低的收益率也影響了社會資本的參與積極性。
劉懷平還指出,政府補貼大幅退坡也是影響因素之一。2021年6月,發改委發布《2021年新能源上網電價政策相關事項的通知》,2021年起新備案工商業分布式光伏,實行平價上網,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分布式光伏發展面臨著無補貼、上網電價逐步下調和光伏組件成本持續上升等不利形勢,傳統的發展模式難以保障項目合理收益。
建議對“兩高”企業新建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實行補貼
基于此,劉懷平從三個維度提出建議。
一是加快新技術推廣應用。針對傳統玻璃封裝光伏組件導致彩鋼瓦屋頂承載過重,支架安裝破壞原有屋頂結構等痛點問題,建議鋼鐵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加大輕質柔性組件和智能化產品的開發應用。柔性光伏組件重量是傳統組件的1/4,免打孔安裝,可以徹底消除鋼鐵企業對因屋頂承重造成坍塌風險及打孔安裝帶來的漏水隱患的擔憂。在鋼鐵企業污染較大的屋頂,還可以增加光伏組件清掃機器人的使用,使用無人值守清掃,提高發電效率,減少工作人員上屋頂清掃而產生的安全隱患。
二是加快新模式配置應用。深化“光伏+儲能”的發展模式,“光伏+儲能”模式將剩余未消納電量進行存儲,在企業用戶正常生產時段進行放電并被消納,從而減少分布式光伏上網電量,提升自發自用比例,改善項目盈利能力。此外,考慮電網分時電價機制,利用儲能實施實現分時套利,進一步提升項目盈利能力。優化傳統開發模式并采用新的開發模式,推進分布式屋頂光伏產業快速發展。
三是強化政策扶持。“十四五”期間,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每年安排一定的財政補貼,對“高耗能、高排放”企業新建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實行補貼,激發企業的投資積極性。鼓勵大型金融機構為分布式光伏項目提供貸款利率優惠。對建有光伏發電項目的鋼鐵企業,提升其有序用電等級,制定“有序用電期間根據企業光伏發電規模予以優先支持”等政策。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