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浙江省發改委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關于促進浙江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意見稿》指出,將建設3個以上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實現浙江省近海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到2027年,全省海上風電累計并網達到750萬千瓦。浙江省海風資源豐富,其所處的長三角地區,是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重點建設集群之一,地域優勢明顯。
綠色低碳是社會發展大勢,近年來,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加快提高。過去十年,中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增長了12倍,分別占全球風電、光伏裝機總規模的三分之一。截止2022年年底,全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突破了7億千瓦,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均處于世界第一。
據悉,我國已建成20多個海上風電產業園,實現了海上風機從6兆瓦到18兆瓦的跨越。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海洋領域風能資源潛力巨大,近海和深遠海風能資源技術開發潛力約22.5億千瓦,海上風電發展空間仍然較大。
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在我國的能源結構調整中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海上風電項目布局的加快和對海域環境的不斷探索,海上風電產業逐漸向大功率、深遠海挺進。
浙江省處于長三角地區,是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重點建設集群之一,地域優勢明顯,海風資源豐富。《"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優化近海海上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推動近海規?;_發和深遠海示范化開發,重點建設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北部灣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
目前,浙江全社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突破3000萬千瓦,占全省電源總裝機超四分之一。去年以來,浙江風光裝機容量從約2200萬千瓦增加到3000萬千瓦,增長約四成。全省新能源電力日發電量最高達1.5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7%。
據浙江省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浙江計劃新增風光裝機容量1700萬千瓦,這些新能源電力每年約可替代火電164.69億度,減少燃煤494.08萬噸,為浙江推進雙碳目標提供重要支撐。
《意見稿》六大措施全方位保障,浙江省新能源發展規劃更進一步
此次《意見稿》中,海上風電規劃更具體、目標更細化、措施更明確?!兑庖姟访鞔_:大力推進海上風電規模化發展。加快建設浙江海上風電基地,積極推進在建項目建設,建設3個以上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實現浙江省近海海上風電規?;l展。逐步探索利用專屬經濟區發展深遠海海上風電,建設深遠海風電試點示范項目。建立健全海上風電管理體系,制定出臺風電場建設技術標準和配套管理制度,保障浙江海上風電高質量發展。到2027年,全省海上風電累計并網達到750萬千瓦。本次《意見稿》從加大新能源開發力度、強化接入消納保障、新能源領域改革、培育發展新能源產業、強化空間要素保障、完善財稅金融政策等六個方面,全方位促進和保障浙江省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在培育發展新能源產業方面,《意見稿》提出,要一方面通過支持重點新能源企業加快并購重組,另一方面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最終培育超10家產值超百億元新能源企業。同時,《意見稿》明確,將綜合運用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綠色債券、綠色產業基金等綠色金融產品和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建立符合新能源企業和風電光伏項目特點的信貸管理機制。
《意見稿》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保供穩價工程,加快浙江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提升新能源在保供穩價方面發揮的作用,帶動浙江省新能源產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市場觀點認為,《意見稿》的發布將顯著促進浙江省內新能源開發企業的快速發展。如浙江省屬國有能源企業浙能集團,其近期在海風資源獲取方面進展頗多。據悉,浙能集團近期已在嘉興三號海風項目開發權的獲取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同時,浙能集團旗下唯一的新能源投資平臺浙江新能在浙江已經運營嘉興1號、嵊泗2號并在建臺州1號等風電項目,后續有望以其豐富的大型風電項目運營經驗,在浙江十四五海風項目建設中多有作為。有分析師認為,在《意見稿》的加持下,相關企業在海風領域的開發力度將不斷增強,隨著海風產業規模化的成型,上述海風項目的盈利能力也將不斷提升,最終推動浙江省海風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