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伴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及“3060”雙碳目標的出臺,通過創新驅動、智能制造和綠色發展實現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企業在行業市場中保持旺盛生命力及競爭力的關鍵一環。
對此,身處電工儀器儀表行業的武漢盛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持續踐行“善待環境 讓能源和資源更有價值”使命,積極探索綠色低碳技術,持續推進數智化、綠色化、集群化,始終與國家、行業發展同頻共振。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深耕,終于迎來碩果累累的收獲。近日,盛帆股份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23年營銷項目第二次電能表(含用電信息采集) 項目中,中標逾3.3億元,創公司歷史單次中標金額新高,并再次中標D級三相智能電能表。此外,同屬湖北省電工儀器儀表行業的武漢阿迪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武漢中原電子信息有限公司也在此次招標中收獲頗豐。
智能工廠 引領“智造”新方向
2023年3月,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2年武漢工業智能化改造示范項目,武漢盛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申報的“電能表智能化改造項目”位列其中。
近年來,盛帆股份持續加快企業智能化建設,力爭快速完善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度融合,為公司做大做強的發展戰略提供良好支撐。
其中,電能表智能化改造項目總投入兩千余萬元,針對生產裝備數控化、生產過程信息化、生產數據可視化、產品信息集成管理、關鍵設備在線檢測五個方面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通過進一步提升生產信息化管理MES系統、WMS倉儲管理系統的功能,協同服務管理平臺、能源數據采集系統、實時監視系統、ATS自動化測試系統、產測軟件等信息化手段來覆蓋管理-生產-銷售-售后等各個環節,形成各部門之間的信息無縫銜接,實現業務數字化,支撐公司的全面發展。
綠色園區 構建綠色制造新體系
走進位于江夏經濟開發區廟山產業園的湖北省綠色工廠——盛帆工業園,“綠色印跡”隨處可見。從研發制造到設備設施,從制度文件到文化政策,綠色理念不僅貫穿于產品研制的全生命周期過程中,也深深烙印在盛帆人心里。
2009年至今,盛帆研發的低功耗電能表累計投運超3500萬只,按運行16年計算,累計可節電約14.72億度,獲評WWF氣候創行者;公司獲得《能源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投入200余萬元打造能源監管平臺;出臺綠色制度文件17份;完成1萬平米節能燈改造項目,相比普通燈管每年可節約用電13萬度;建設空壓機余熱回收項目1期、145.8KW光伏項目、循環水過濾系統,每年可節約天然氣1.5萬m³、余熱回收占比50%,可發綠電16萬度、能源占比5%,可以節約自來水4750 m³;此外,公司發布的《購車補貼政策》針對員工購置新能源汽車制定了專項條款,鼓勵員工購買新能源車,以實際行動支持綠色、低碳出行。在政策鼓勵之下,近兩年園區新增新能源車輛45臺,占員工新購入車輛的7.8%。
持續推進“雙碳” 踐行“綠色”使命
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承諾縱深推進,盛帆將繼續積極推進能源節約、綠色技改、清潔生產、污染物減排、危險廢物管理、環保設備升級等,持續做足“碳”文章。
在盛帆的五年綠色規劃中,將持續推進節能設備改造、推動供應鏈開展綠色制造、完善“能源監管平臺”、提升園區清潔能源占比、建設空壓機余熱回收項目2期、升級《購車補貼政策》。預計未來五年,盛帆工業園每年可節約天然氣1.5萬m³,員工新能源汽車購置率將有效提升至30%。
新型工業化勢不可擋,誰搶得了先機,誰就搶占了發展的主動權。未來,盛帆將堅守可持續的綠色發展之路,抓住契機,總結經驗和做法,大力推進智能制造,持續加強信息化、工業化能力,努力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同時,踐行“綠色”使命,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為實現“員工歸屬感、客戶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一流的能源計量管理百年企業”蓄積力量!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