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天的到來,我國特高壓直流工程也迎來了復工的熱潮。據國家電網最新消息,截至3月1日,所有在建的特高壓直流工程已經全面復工,超過3萬名工人正在工地上揮汗如雨,全力搶抓工期,以推進工程進度。這一壯觀的景象,展現了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堅定決心和蓬勃活力。
據統計,這些特高壓直流工程預計在2025年陸續投運后,每年將新增減碳量9067萬噸,這對于推動我國能源供給低碳化、實現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些工程的建設還將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我國共有四個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它們分別是隴東-山東、寧夏-湖南、哈密-重慶、金上-湖北工程。這些工程的建設,對于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在西藏昌都,海拔高達3720米的卡麥換流站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作為西藏首座特高壓站,它的建設不僅將有力推動當地清潔能源的發展,還將為周邊地區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在施工現場,工人們正忙碌地進行樁基及主要建筑物基礎施工,他們的身影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而在甘肅,我國首個“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綜合能源基地外送項目——隴東至山東特高壓直流工程也在緊張有序地施工中。近600名工人分布在主控樓、綜合樓等主要建筑物結構施工及設備基礎施工等各個崗位上,他們憑借著精湛的技術和辛勤的汗水,為工程的順利推進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據國網特高壓公司慶陽換流站業主項目部經理姚斌介紹,隴東至山東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預計將于2025年6月建成投運。屆時,這條特高壓輸電線路每年可向山東輸電360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力占比將超過一半,達到180億千瓦時以上。這一數字的背后,是我國清潔能源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