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夜兼程,海濤洶涌。徐光,作為中海油服一體化和新能源事業部海上平臺的一名掌舵人,憑借深厚的專業技巧和卓越的團隊組織能力,在安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務上表現出色。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無人平臺修井技術的領域內精益求精,他所追尋的是將專業技能推向完美極限。他的付出獲得了豐碩的回報,就如同那引航夜航船只的燈塔,為團隊指引方向,照亮前行之路。
安全,是無人平臺修井作業中的重中之重。徐光堅守崗位,穩如泰山,恪盡職守,捍衛安全生產的紅線。他幽默并謙遜地說:“我必須對平臺負責,更要對平臺上每一位同仁背后的家庭負責。作業的艱難險阻并不可怖,真正可怖的是潛藏的、似乎會吞噬人命的安全隱患。”他推動了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顯著提升了團隊成員的安全意識。在他看來,安全生產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要落實在每一個操作細節上的日常準則。在應對緊急情況時,徐光總能以冷靜的頭腦處理問題,提升團隊的安全防范意識與能力。他加強班組管理,確保安全措施貫徹至每一項作業,甚至巧妙設計并設置安全知識長廊,通過環境自身的影響力傳遞安全文化。
徐光對于團隊的建設與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就像一位仁愛的長者,樂于傳授經驗,與團隊成員共同成長。在與新加入的同事交流時,他都會謙虛地分享初出茅廬時的挑戰和無助,以此激勵每一個人不畏艱辛、積極進取。徐光創立了"四有工作法"的科學管理體系,這一體系不僅著眼于工作的有效執行,還關心每位員工的個人發展。他自始至終遵循標準化與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使得平臺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達到了新的高度,通過不斷執行與總結,持續提升作業水平和平臺素養。同時,他重視提升員工的技術水平,通過多種培訓活動,例如技能競賽、體系培訓與現場應用等方式,讓每位員工都能持續學習,不斷自我超越。
在勇于創新和擔當方面,徐光同樣表現出色。在印尼擔任902平臺經理期間,他通過創造性地揭示了設備巡檢的疏漏。他把一張面額較大的印尼盾藏在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角落,承諾發現者將得到這張印尼盾的獎勵。一個月后,由于無人發現這張印尼盾,徐光認識到巡檢系統存在的問題。為此,他研發了一套智能巡檢系統,有效覆蓋了每個死角,確保設備運轉的安全,提高了巡檢的效率和準確性。當面臨平臺老化和修井作業的挑戰時,徐光將其發明的智能巡檢系統成功應用于渤海8號現場,并獲得了卓越的成果和多個創新獎項的肯定。這一創新引領的變革,在產業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徐光,以一顆熱忱報國的赤子之心,孜孜不倦地耕耘海上一線,用自己的力量點亮了整個團隊的光芒。(作者:中海油服 龐帥 王瑩 浦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