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固態電池領域消息頻出,市場熱度居高不下。在業內人士看來,相較于傳統液態電池,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優勢明顯,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電池技術之一。
固態電池產業鏈包括上游鋰、鈷、鎳等材料及設備,中游電池封裝集成、電源管理系統方案設計,下游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儲能、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等應用領域。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在產業鏈上下游積極布局。
電池端
鵬輝能源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和戰略規劃,已制訂務實穩健的固態電池研發計劃,逐步研發、迭代、量產極致安全、寬溫域、高能量密度的半固態電池和固態電池,扎實推進半固態電池和固態電池在消費數碼、儲能、小動力、大動力領域的大規模使用,解決目前客戶和行業痛點。
金龍羽表示,公司固態電池及其關鍵材料相關技術仍處于研發階段。其中,半固態電池已完成內部測試項目,安全性能達標(GB31241-2022,GB38031-2020,GB31484-2015),通過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的檢測,安全性能滿足國標要求,并通過了3mm針刺實驗。公司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究開發屬于跨界投資,項目的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成功與否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寧德時代表示,公司非常重視固態電池,已經進行了多年的布局,最近加大了很多投入,在固態電池領域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擁有大量技術儲備。2023年4月寧德時代發布凝聚態電池,能量密度最高可達500Wh/kg,實現高比能與高安全兼得。2024年4月,寧德時代首次公布全固態電池發展規劃,計劃在2027年實現小批量生產。
高樂股份5月13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與尼古拉研究院合作研發的鈉電池項目主要為半固態電池,目前尼古拉研究院已經完成相關電芯中試線的建設,有初步的電芯樣品,但是還需要對工藝細節進行優化和樣品性能測試,預計今年7月中旬能有樣品電芯送檢和給客戶送樣檢測。
欣旺達表示,公司在消費類固態電池、動力類固態電池上均有做研究開發。公司半固態電池已有產品完成開發,可視需求推進量產。
豪鵬科技很早就開始了固態電池的預研工作,目前已經具備向客戶送樣能力。
贛鋒鋰業一代半固態電池已實現了少量車型的試裝,正在積極與下游車企探討進一步量產的可能。二代半固態電池正在研發中,電芯能量密度目前可以做到400Wh/Kg以上。
三星SDI計劃在2027年量產全固態電池。
太藍新能源宣布,“車規級全固態鋰電池”取得重大進展,成功制備能量密度達到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體型化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風帆公司首個軌道交通工程車用類固態電池系統研制成功,電池容量達420Ah。
2022年孚能科技半固態電池產品就已經實現量產,2024年3月,孚能科技與一汽解放簽約合作,孚能科技半固態電池將率先導入一汽解放商用車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實現半固態電池配套商用車市場。
材料端
貝特瑞適配固態電池的正極產品已經量產,有給半固態電池廠商小批量供應高鎳正極材料。
藍海華騰表示,公司投資了高能時代(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1200萬元,高能時代硫化物全固態鋰電池研發進展順利,目前已經完成20Ah級全固態電芯A樣開發,同時高能時代正在搭建中試線,預計2024年底可以實現5Ah以內小電芯量產。
恩捷股份表示,全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即便未來成功了也會和鋰電池、半固態電池長期并存并應用于不同領域。全固態電池的應用領域和場景主要是在高附加價值的特種用途上,例如國防、航天等。短期內,全固態電池無法挑戰液態鋰離子電池的主導地位。但公司持續對前沿技術革新保持著高度關注并且在不斷進行投入。
翔豐華表示,公司儲備有可用于固態電池的負極材料生產技術,具備產業化基本條件,同時也正在配合下游廠商針對固態電池開展合作。當前相關產品已經送樣,但用于全固態電池的負極產品尚未批量供貨。
當升科技表示,公司已針對電動汽車市場開發出固態電池用關鍵正極材料,產品已成功導入輝能、清陶、衛藍新能源、贛鋒鋰電等固態電池客戶,并實現批量銷售。
星源材質已經為FREYR Battery Norway AS等客戶供應半固態電池隔膜,同時也持續進行匹配固態電池技術產業的開發項目。
中偉股份表示,固態電池相較于現有的電池技術主要是電解質的形態差異,公司目前的三元前驅體可以適用于固態電池。
多氟多表示,公司專注于各類電池和材料的研發和生產,目前有多種材料可應用于半固態電池,但還未正式量產半固態電池。
天賜材料表示,作為行業的領先企業,公司在半固態及固態電池中有著明確的技術規劃,并已有專利布局。
龍蟠科技表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三金鋰電主要從事固態電池的前驅體生產,目前已建成年產5千噸三元前驅體產能。
道恩股份表示,結合當前的國內外論文研究成果,HNBR 有望應用于固態電池電解質,目前固態電池已工業化產出,公司緊盯固態電池行業發展。
隆揚電子表示,公司復合銅箔可以應用于固態電池領域,但目前暫無與固態電池企業合作。
天奈科技表示,公司產品可以用于半固態電池和固態電池中。
天原股份表示,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和三元正極材料均可以作為固態電池的原料。
中天科技表示,公司前期已經布局固態電池研究,目前基于已有產線半固態電池已經中試完成。
瑞泰新材表示,公司與國內外多家固態電池企業均有合作。
中自科技固態電池研發目前已完成350Wh/Kg電芯材料體系開發。
美聯新材控股子公司安徽美芯擁有半固態電池隔膜的技術儲備,目前已收到中試訂單;控股孫公司美南新材從事半固態/全固態電池合成材料的研發,同時,公司生產的普魯士藍正極材料也可以用于固態/半固態鈉離子電池的制造。
設備端
先導智能表示,公司能夠根據客戶需求提供固態電池整線設備,目前已獲得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固態電池關鍵設備訂單。
聯贏激光表示,公司和上汽集團、廣汽集團有固態電池相關業務合作。公司做固態電池設備有兩年多了,有三四家客戶,一兩個億的訂單,技術上沒有大的問題,如果固態電池發展得好,可以給公司帶來新的設備需求。公司產品在動力電池領域市占率較高,與國內主要的動力電池廠家基本上都有合作,包括固態和半固態電池廠家。國內固態電池頭部企業清陶動力、衛藍、寧德時代都是公司的客戶。
海目星參與了固態電池設備的開發,對關鍵技術和關鍵工藝取得了進展性突破,并實現了國內固態及準固態電池中試產線的多種設備和產線的交付及生產,其中有部分設備已經實現了480Wh/Kg的電池量產及銷售。
ST工智表示,公司目前有涉獵了固態電池業務,目前主要為客戶提供固態電池中的模組堆疊相關的自動化產線。
聯得裝備在固態電池領域已經有深度的布局,主要設備有模切疊片設備、電芯裝配段及pack段整線自動化設備。
利元亨表示,公司目前與廣汽埃安固態電池項目正處于技術方案交流階段。
車端
5月13日,智己L6正式上市。據了解,智己L6搭載行業首個量產超快充固態電池,續航里程超過了1000km,理論峰值充電功率達到了400kW。
4月19日,長安汽車2023年業績說明會上,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集團研發的半固體電池將于2026年年底上市。
5月10日長城汽車管理層在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針對下一代固態電池,公司目前已具備小容量全固態軟包電芯的制備能力,可大幅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將加快固態電池上車應用的步伐。
4月12日,廣汽集團正式發布無圖純視覺系統GARCIA、全固態電池及iGLCA智能輕商架構三大全新技術。全固態電池使整車續航輕松超1000km,將在2026年昊鉑車型上率先搭載。
日產計劃2024年啟動全固態電池的試點工廠,2028年之前量產上市;
豐田計劃在2030年量產全固態電池;
寶馬承諾在2030年前量產搭載全固態電池的電動汽車;
大眾預計2025年開始使用全固態電池技術;
福特預計2026年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車型。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2030年左右,全固態電池有望實現產業化。他曾表示,全固態電池是公認的下一代電池的首選方案之一,也是下一代電池技術競爭的關鍵制高點,有可能會帶來顛覆性風險。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