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貿促會7月26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王琳潔介紹,全國首個智慧貿促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評價核算系統和全球貿易服務平臺(中文版)已正式上線。
王琳潔說,為妥善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中國貿促會本月推出了全國首個智慧貿促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評價核算系統。該系統著眼為中國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妥善應對歐盟碳關稅提供專業指導服務,操作界面數字化智能化程度較高充分體現智慧貿促單一窗口功能,免費開放,所有企業均可使用該系統進行自我碳排放評估,為應對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正式實施做好前期準備。將在江蘇、浙江、山東、廣東、四川等省開展首批智慧貿促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評價核算服務,歡迎廣大企業參與使用。
由中國貿促會所屬商業行業貿促會與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共同開發的全球貿易服務平臺(中文版)本月上線。該平臺由聯合國國際貿易中心創建,得到二十國集團和世界貿易組織等諸多國際組織認可支持。平臺數據資源豐富,包括進出口數據、市場動態、關稅政策、標準信息、技貿措施、監管要求等。這些信息來自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國際商會等11個國際機構。
該平臺原有7種語言版本,來自全球190多個經濟體的25萬多用戶使用。隨著中文版本的正式上線,廣大中國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將更加直接、便捷地獲取全球貿易信息,更加精準、有效地做出經營決策。
王琳潔說,上述系統和平臺,可在中國貿促會官網、中國貿促會貿企通平臺或貿促行商事認證服務平臺登入,歡迎廣大企業關注使用。
在發布會上,王琳潔同時發布了5月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從國別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的20個國家(地區)中,美國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位居首位,涉及金額也最多,韓國和印度的全球經貿摩擦指數分別排在第二、第三位。
從行業指數看,在監測范圍內13個主要行業中,經貿摩擦措施的沖突點集中在電子、機械設備、運輸設備、化工、輕工和醫藥行業,其中電子行業經貿摩擦指數位列第一
在涉華經貿摩擦方面,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指數為109,處于高位,較上月下降43個點。其中,英國涉華經貿摩擦指數最高。當月19個國家(地區)涉華經貿摩擦措施涉及金額同比下降11.6%,環比上升115.4%。電子、機械設備、輕工、醫藥和運輸設備行業涉華經貿摩擦指數處于高位。
(來源:北京日報、中國網財經)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