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認為,光伏行業下行周期正進入尾聲,周期性底部可能在2025年;摩根士丹利認為,光伏價格可能還需要6—12個月才能回升到盈虧平衡水平,行業需要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或者加大產能整合力度。
光伏企業上半年業績嚴重下滑,但有跡象表明供需錯配壓力或得到緩解,行業困境可能正迎來轉折。
據統計,隆基綠能和其他五家領先的光伏企業在今年上半年累計虧損百億人民幣,行業供需錯配加劇導致光伏價格跌至歷史低點,一些較小的公司已經被迫重組。
分析指出,盡管有意義的反彈不太可能在明年之前出現,但業績痛苦似乎為行業復蘇播下了種子。高盛預計,即將有一波工廠關閉,這將有助于市場重新平衡,而摩根士丹利認為光伏設備價格已經觸底。
高盛分析師Trina Chen在本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光伏行業下行周期正進入尾聲,周期性底部可能在2025年。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Eva Hou表示:
光伏價格可能還需要6—12個月才能回升到盈虧平衡水平。行業需要進一步壓縮生產成本,或者加大產能整合力度,以將供應鏈價格恢復到可持續水平。
盈利能力遭受打擊,行業掀起一輪并購
光伏困境可以追溯到三年前,當時對太陽能電池板的需求激增,光伏設備價格上長,企業進行雄心勃勃的擴張計劃,導致供應遠遠超過需求。2023年底的光伏產能達到1154吉瓦,是兩年前的兩倍多,而今年預計需求僅為593吉瓦。
其中,隆基的盈利受到的打擊最大,今年上半年的凈虧損達到52億元人民幣,而2023年同期則盈利93億元。通威股份和TCL中環各自報告了超過30億元的虧損,晶澳太陽能、保利協鑫能源控股在這段時間內也出現了虧損。
隆基在其財報中表示,面對過去兩年行業生產能力的快速擴張和復雜的全球貿易環境,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深度調整期。
一些企業紛紛展開行動幫助行業重新站穩腳跟,提出包括規范新工廠的建設,打擊效率較低的設施,限制價格削減以及促進整合等措施。
其中一些行動已經在進行中,通威本月早些時候收購了潤陽股份,這是在本輪下行周期中行業的首次重大整合舉措,其他幾家公司的擴張計劃已經被推遲或取消。
此外,本周隆基、TCL中環同時宣布光伏硅片漲價,給市場帶來一絲曙光。隆基表示希望通過提高硅片價格來“推動行業走出低價競爭的泥潭”,TCL中環本周也表示將提高三種類型的硅片價格。
上海Trivium China分析師Cosimo Ries表示,不確定價格是否還會進一步下跌,即使是行業龍頭也承受不了,這仍然將是一個相當痛苦的一年,也許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清除產能。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