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共進口煤炭5.42億噸,同比增長14.4%,占全球煤炭貿易量的35%。今年,全球煤炭市場呈寬松態勢,預計我國單月進口煤5000萬噸或成常態化;預計今年,我國進口煤總量將達到5.5-6.0億噸,超過去年水平。
進口煤是我國煤炭市場的重要補充,短短兩年時間,我國進口煤總量從2.93億噸(2022年)增加至5.4億噸(2024年),兩年時間,我國進口煤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大量增加進口煤,節省了國內煤炭資源,降低了電力、冶金、化工等行業的煤炭采購成本。同時,也拓寬了能源供應渠道,確保了國內用煤需求。2023年、2024年,我國煤炭進口分別達到2.93、4.74億噸,連續兩年創歷史高位。與此同時,我國國內煤炭價格重心一降再降,去年年底,環渤海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只有760元/噸。
今年,國際煤炭市場將繼續保持寬松態勢。首先,今年國際市場煤炭供應依然充足。主要煤炭生產國的出口量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印尼年度產量將繼續提高,但因煤價跌至生產成本線,礦方或減少供應來穩定煤價,但總量增長毫無疑問;澳煤在中國對高卡煤需求增加的支撐下,外運量有望繼續小幅增長;俄煤在制裁逐步放松后,產量及外運量將繼續呈現增長態勢。其次,世界各國經濟放緩,全球經濟增長趨于緩慢恢復階段,主要進口國煤炭需求低迷。而唯獨我國一枝獨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在我國周邊國家需求低迷的情況下,大量低價進口煤必然會強勢進入我國。再次,各國在保障能源安全下,選擇水電、光電等清潔能源替代或增加自有煤炭供應;受國際市場供大于求影響,預計今年進口煤價格重心將有所下移。
今年,國內電力消費量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一方面,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有效落實存量政策,并陸續出臺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動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將有力支撐電力消費保持增長態勢。另一方面,夏季,我國可能出現的持續高溫天氣,拉動降溫和空調負荷提高;屆時,煤炭消耗增加,促使發電量和用電量雙雙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受產地煤價偏高以及發運成本支撐,國內北港煤價處于高位震蕩走勢。而進口煤在海外需求低迷,國際市場供大于求而持續走弱;加之國際航線運輸費用低廉,進口煤仍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在國內經濟快速發展,煤炭需求增加的拉動下,以及進口煤物美價廉的刺激下,今年我國進口煤炭數量還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