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疆加快油氣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油氣產量當量近6664萬噸,連續四年穩居全國首位。這一成就不僅標志著新疆作為國家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更彰顯了其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作用。
準噶爾、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是新疆油氣資源富集地。油氣產量當量連續四年穩居全國第一的新疆,為推動油氣增儲上產付出了哪些努力?記者采訪了相關單位和企業,全面解碼中國能源版圖上的“新疆奇跡”。
山山都有金銅鐵,“盆盆”都有煤油氣。橫跨中亞和特提斯兩大世界級構造成礦域的新疆,油氣資源稟賦優勢突出。
1955年10月,克拉瑪依一號井噴出工業油流,宣告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誕生,由此拉開新疆石油工業發展序幕。
從1955年到2025年,新疆油田走過70年。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70年來,新疆油氣勘探開發逐漸從淺層走向深層和超深層。特別是“十四五”以來,塔里木油田和西北油田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關鍵技術有了質的飛躍,支撐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探開發不斷向地球深部挺進。
富滿油田油氣埋深普遍在7500米至1萬米。10年前這里還是油氣產區的“小不點”,現在已成為塔里木油田重要戰略接替區。2021年,塔里木油田摸清了富滿區域油氣藏地質規律,發現一個10億噸級儲量規模新區,當年入選“央企十大超級工程”。2022年,富滿油田年度油氣產量當量突破300萬噸,成為我國深地領域上產速度最快油田。
緊鄰富滿油田的順北油氣田,是西北油田挺進超深層的主戰場。為加快深地油氣資源開發,2022年8月,中國石化命名順北油氣田為“深地工程·順北油氣田基地”。這是我國第一個以“深地工程”命名的油氣項目,順北油氣田基地被譽為“深地一號”。
國際上,一般將6000米以深的井定義為超深井。塔里木盆地油氣埋深普遍超過6000米,超深層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83%和63%。
作為我國超深層油氣勘探開發前沿陣地,塔里木盆地是超深油氣勘探“領跑者”。
“十四五”以來,塔里木盆地加強超深層鉆井核心技術攻關,超深鉆井越打越快、越打越深,鉆井深度和完鉆速度不斷刷新紀錄。
2024年3月,塔里木盆地鉆出亞洲首口萬米直井,標志著我國深地油氣鉆探能力及配套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截至2024年末,塔里木油田已累計鉆出182口超8000米以深的鉆井。
數據顯示,2024年塔里木油田產自6000米以深的油氣產量當量達2047萬噸,超深層油氣產量當量占比已超60%。
“超深層已成為我國油氣資源增儲上產主陣地,向地球深部挺進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重大戰略任務,是端穩端牢能源飯碗重大戰略選擇。”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表示。
現在,不僅是塔里木盆地超深層勘探開發取得重要突破,準噶爾盆地鉆井也呼嘯著向地球深部挺進。2024年11月,新疆油田部署的清北1井,完鉆井深9056米,成為準噶爾盆地第一深井。
在中國能源版圖上,新疆超深層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已成為重要增長極,鉆井深度不斷書寫“新奇跡”。
科技創新,不僅推動新疆石油工業持續向地球深部挺進,也推動新疆油氣勘探開發向非常規油氣藏進軍。
世界油氣資源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科學家們用“金字塔”來表述其分布特征。在“金字塔”上部,是油氣品質好、滲透性好、孔隙度高、連通性好、常規技術容易開采的油氣藏,稱為常規油氣藏;越往“金字塔”下部,越是油氣品質差、流動性差、孔隙度低、無自然產能,現有技術采不出、難以開采或開采效益差的油氣藏,稱為非常規油氣藏。
非常規油氣主要包含致密油(頁巖油)、致密砂巖氣(致密碳酸鹽巖氣)、頁巖氣、煤層氣、油砂油等資源。
“十三五”期間,新疆油田在準噶爾盆地發現兩個10億噸級大油田——吉木薩爾頁巖油示范區和瑪湖礫巖油田。
2020年,新疆吉木薩爾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設立,頁巖油開發正式拉開序幕。
為推動開發成本下降,新疆油田吉慶油田作業區和吐哈油田準東采油管理區不斷迭代升級技術,通過鉆井提速、壓裂提效、新井快速投產等方式,推動頁巖油開發降本增效。
新疆油田公司吉慶油田作業區一級工程師吳承美介紹,近5年,“黃金靶體”鉆遇率從43.4%提升至87.2%,平均完井周期從91天下降到32.6天。以鉆井提速為例,2024年7月完鉆的吉81-32井,直井段3900米深,水平段1500米長,完鉆周期僅16.8天。
2024年,吉木薩爾頁巖油年產量突破100萬噸,建成我國首個年產百萬噸的國家級陸相頁巖油示范區。
懷柔國家實驗室新疆基地專家唐勇表示,新疆陸相頁巖油規模效益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對推動我國陸相頁巖油革命具有引領和示范作用。
瑪湖油田是世界最大致密礫巖油藏,這里生產的環烷基原油屬于國家稀缺戰略資源,被視為原油中的“稀土”。以它為原料煉制的大比重航空煤油和超低溫潤滑油,主要用于航天和其他高新技術領域。
相比別的油藏,瑪湖致密礫巖油藏具有孔隙度低的特點,其獨特的沉積特征、儲層結構和聚集過程,使得原油開采難度極大。通過加強科技攻關,不斷突破技術難點,新疆油田正推動瑪湖油田成為重要戰略接替區。
推進勘查開采體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活油氣勘探開發市場。近年來,新疆加快礦權拍賣,引來民企、地方國企等投資。自新疆油氣勘查開采體制改革以來,除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外,新進入油氣勘查企業達24家,民營企業占90%以上。
阿克蘇中曼油氣勘探開發有限公司2018年落地溫宿縣,實現“一年發現、兩年探明、三年建產”的快速發展。2024年,中曼阿克蘇油田全年生產油氣當量達70.02萬噸。
加快準噶爾、庫拜煤層氣項目建設,2023年自治區組建成立新疆亞新煤層氣投資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激活煤層氣開發市場。2024年,新疆生產煤層氣超1.2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46%。
圍繞資源開發更好惠及地方發展,克拉瑪依市實施50萬噸油砂礦產能建設項目,在全疆率先實現油砂礦規模化開發利用。按照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要求,克拉瑪依市將進一步加大產能建設和開發力度,打造百萬噸級地方油氣集團。
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2024年自治區地質局在柴窩堡凹陷部署的新柴地1井發現多層含油氣層,厚度較大,首次在博格達推覆體下盤實現油氣勘查新突破。據預測,該區域的天然氣地質資源量可達1000億立方米,極有可能形成一個大型油氣田。
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立央地、兵地油氣勘探開發合作機制,加大準噶爾、塔里木、吐哈三大盆地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實現油氣增儲上產。
央地合作共謀油氣大發展,2024年亞新煤層氣集團與塔里木油田共同組建的新塔油氣聯合勘探公司投入運營,部署的甫探1井在葉城開鉆。
發展壯大油氣生產加工產業集群。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和亞新煤層氣集團還組建了新疆中石油新海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將統籌推進全疆天然氣“一張網”建設,爭取南北疆天然氣管道擴建工程早建成、早受益。
合作不只是央地、兵地之間,還包括不同央企之間。在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油田和西北油田開發區塊毗鄰,雙方形成合作。通過共享資料和經驗,西北油田發現若羌西片區相對潛力更大,優先啟動實施“塔里木盆地若羌西三維地震勘探資料采集項目”。該項目是西北油田2025年首個新區物探項目,已于2月11日竣工。
“持續加強科技創新,新疆油氣生產加工產業集群不斷壯大。”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克拉瑪依校區石油學院教授趙雄虎表示,創新合作模式,以大視野、大格局開發新疆油氣事業,必將贏得大發展。
目前,全國各省區市2024年油氣產量排名已出爐。盡管新疆以高出第二名1300萬噸以上產量奪冠,但要實現“常年冠”,首要的是要加強科技創新,從萬米深度、納米尺度、百年跨度三個維度上,推動超深層油氣資源動用、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效益開發和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超深層油氣資源動用方面,在塔里木盆地,8000米以深鉆井技術已經成熟,9000米以深鉆井技術基本掌握,萬米以深的鉆井已鉆出第一口亞洲最深直井——深地塔科1井。萬米之下如何實現效益開采,仍需科技攻關和系統研究。
非常規油氣資源規模效益開發方面,新疆有著豐富的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潛力巨大。新疆除了擁有豐富的陸相頁巖油外,還有大量的陸相頁巖氣、致密礫巖油等,這些非常規油氣資源有著共同特點,就是孔隙度非常低,達到納米級,極其難開采,要實現非常規油氣大規模開發,需要攻堅克難,有扭轉乾坤推動根本性變革的魄力。
老油田提高采收率方面,新疆石油工業經歷70年發展,一些油田老區進入高含水階段,產量出現遞減。如何提高油田老區油藏采收率,新疆迫切需要創新技術,激發油田老區新活力,打造百年油田,實現油田老區生產“硬穩定”。
錨定新疆在國家全局中的戰略定位,以創新思維推動油氣勘探開發取得大突破,新疆必將實現更大作為!(于江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