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乾源風電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乾源風電”)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各司其職,在流水生產線上忙碌……這是記者日前在新疆哈密市伊吾縣采訪時看到的場景。“目前,我們生產的全都是‘疆電入渝’工程配套風電項目的訂單,共計10兆瓦以上大型風力發電機組的塔筒400余套,訂單已達到飽和狀態。”乾源風電總經理曾召志說。
“疆電入渝”工程是指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該工程計劃年內投運,每年可向重慶輸送360億千瓦時電量,其中,超50%為風電等新能源電力。
眼下,在新疆哈密市,各風電裝備企業正在緊抓生產進度,保質保量完成訂單任務,為“疆電入渝”工程提供強大支撐。
2024年,乾源風電一期年產300余套高品質風機塔筒項目落地伊吾。項目總投資2.2億元,建設6條可生產6.25兆瓦至15兆瓦等多種型號風機塔筒的現代化生產線,平均每天可生產1套風機塔筒。乾源風電今年計劃再投資約2億元,新建6條大型風機塔筒生產線。“企業整體產能將達到500余套,年產值15億元左右。”曾召志說。
在哈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部新興產業園內,新疆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正在加緊組裝生產大型風電機組,這些訂單都來自“疆電入渝”工程配套新能源項目。“今年,我們有400多臺大型風電機組的生產訂單。”該公司項目負責人張萬里說,下一步企業將投資超千萬元對現有廠房進行系統性、智能化改造,全面提高生產效率。
近年來,哈密市以打造新疆先進裝備制造業新增長極為目標,重點發展風電裝備制造業,實現風力發電機組塔筒、葉片、機艙罩、發電機等主體設備本地化生產。2024年,在“疆電入渝”工程帶動下,一批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入駐哈密,推動當地風電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從“產品組裝”到“配套生產”的集群式發展。哈密市伊州區風電裝備產業集群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