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機關綜合樓7.6萬平方米清潔能源供暖改造項目,選用梅捷固體儲熱供暖技術供暖,該技術將夜間低谷時段的廉價電量和棄電進行儲熱,實現綠電、谷電轉化利用和就近消納。”赤峰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副局長張松說,“綠電轉化形成綠暖,在節約供暖費用的同時,年消納綠電達796.08萬千瓦時,新技術轉化成為清潔能源應用助推器。”
在推動新技術轉化應用的進程中,內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中國科學院等科研單位技術力量,以新能源電力消納為路徑,致力于高壓固體儲熱供熱系統研發,直接將10千伏及以上高壓接入固體儲熱設備,就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固體儲熱既減少了電力損失又降低了高峰時段的電力負荷,從而實現了削峰填谷、調峰擴容和可再生能源電力并網消納問題,極大拓展了清潔能源應用前景。
“新型儲熱材料設備與智能控制系統的集成與應用示范,為推動內蒙古新能源場景應用多元化、提升新能源市場化消納能力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內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勝說,位于赤峰市的內蒙古梅捷新能源節能(儲能)設備制造零碳工廠建成投產后,預計年可實現1.5萬臺家用儲熱設備產能,年完成產值3.5億元以上,增加就業300余人。儲熱設備廣泛應用在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前提下,為內蒙古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鮮活力量。
隨著新技術轉化應用場景多樣化,內蒙古新能源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速度明顯加快,新能源技術革新逐漸成為內蒙古清潔能源應用發展的重要潮流,在新技術支撐下,內蒙古新能源產業鏈呈現出強勁發展動能。
在包頭市,內蒙古華電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中國科學院研發團隊的天然氣摻燒綠氫方案,在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實施了工業天然氣摻燒綠氫科技示范項目,讓用戶用上了摻綠氫比例為20%的天然氣,創下國內最早實現工業天然氣摻燒綠氫并運用于工業供能、實現工業天然氣與綠氫最高摻燒比例、2000噸/年的最大綠氫摻燒規模等三個清潔能源利用之“最”,對于推動綠氫大規模消納和工業減排作出重要示范。
天然氣摻燒綠氫應用項目依托當地集風光電、儲能裝置、制氫站及儲氫設施于一體的20萬千瓦新能源制氫工程示范工程,該項目年產7800噸的綠氫產能與工業用戶需求深度融合。綠氫摻到天然氣中并就近用于工業生產,有效改善了工業天然氣的燃燒和傳熱效率,降低了污染物排放,推動內蒙古綠氫“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在鄂爾多斯市,國內首個零碳產業園助推新能源產業不斷破題,成為當地清潔能源應用的“金字招牌”。全區首家碳中和研究院拔地而起、首家新能源實驗中心啟動運營、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遠景動力電池項目動能強勁,隨著全球最大規模“沙戈荒”風電光伏基地項目開工建設、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建成投產、蒙西綠電交易試點有序啟動……鄂爾多斯市以澎湃動力撬動新能源產業多渠道、多元化布局,新型技術成果轉化帶動清潔能源應用躍上新臺階。
在創新技術推動下,內蒙古統籌“示范、融合、應用”模式,全方位構筑“風光氫儲”全產業鏈,一批批儲熱、儲能項目的建成和投用,為內蒙古進一步完善綠電消納機制、優化市場化新能源消納配置、協調推動盟市間新能源應用合作提供了新的應用管道,新能源消納能力的明顯增強,集聚與此配套的裝備制造業、運維服務業等新能源相關產業形成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發展潛能巨大。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內蒙古將進一步強化清潔能源的新技術研發,推動清潔能源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進清潔能源的發展,從而從根本上實現能源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的“雙贏”。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