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息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各項促消費政策帶動下,我國消費市場持續升溫,消費潛力加速釋放。線下消費加速發展、假期旅游消費火熱,多彩活動引人入勝,一組組躍動的數字生動展現了政策紅利下消費市場的復蘇勢頭。那么,一季度我國線下消費都呈現哪些新變化和新特點?
春和景明,浙江余杭徑山鎮浸潤在淡淡茶香中,在這里,除了徑山茶、抹茶衍生品、茶具等特色商品,還有智能抹茶機、機器狗配送員和AI陸羽賺足了眼球。
這個清明假期,一系列線下消費的新場景層出不窮,比如:重慶涪陵打造清明“百變青團”;上海顧村公園櫻花島推出滬上首個沉浸式夜櫻光影秀;江西、四川等地,游客可以搭乘固定翼飛機或直升機,體驗“空中賞花”的視覺震撼等。
國家信息中心高頻數據顯示,線下消費的快速回暖也成為一季度消費市場的一大亮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大數據分析處處長楊道玲介紹,國家信息中心線下消費熱度指數今年一季度同比增長14.2%,較上季度升高9.1個百分點。
楊道玲:其中3月同比增長20.0%,比前兩個月高出4.7個百分點,增速持續攀升。小商品市場經營熱度指數一季度同比增長16.3%,其中3月同比增長21.6%,這表明與居民生活最為接近的小商品銷售持續保持旺盛活力,民生消費需求正在加速釋放。
春節過后,各地服務消費依然火熱。夜幕降臨,河北石家莊灣里廟步行街上,文藝集市、同樂戲院、傳統糕點鋪子、網紅商鋪首店、知名電商品牌超級體驗店……各色店鋪琳瑯滿目,街上擠滿了各地前來打卡的游客。
在這里,文化、商業、旅游、娛樂、生態融合的全新商業模式為游客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消費體驗,并持續引入首店、首發、首秀、首展,為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步行街管委會副主任 劉哲:我們在不斷地創新街區的運營方式,引進更多首店、老字號、時尚消費品牌,融入多元業態,創造更舒適、更優質的消費場景,日常的客流量能達到30萬人次,在節假日期間,日均客流量能突破40萬人次。
今年一季度,我國生活服務消費市場迎來“暖春”。國家信息中心生活服務消費熱度指數一季度同比增長18.3%,較上季度提高7.4個百分點,其中3月同比增長14.5%。
除此之外,汽車、家電等“大件消費”迎來新一輪增長熱潮。國家信息中心監測主要家電品類網絡零售數據顯示,一季度相關家電網絡零售額同比上升9.0%,延續了前兩個季度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其中3月同比增長32.3%,顯示春季家裝旺季帶動家電換新需求正加快釋放。楊道玲注意到,汽車消費的數據尤為亮眼。
楊道玲: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23日,我國乘用車市場零售量累計同比增長5%,新能源汽車累計同比增長34%。其中3月1日—23日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速分別為18%、40%,顯著快于前2個月,消費者購車意愿持續增強。
據汽車流通協會數據,1—2月國內乘用車零售量同比增長1.2%,其中2月份同比增長26%,呈加快上升態勢。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司長李剛表示,持續完善汽車以舊換新系統是下一步的重點。
李剛:去年,我們開發了汽車以舊換新系統,聯通相關部門數據,實現補貼“一口申報、一網聯審”,同時上線家電以舊換新資格校驗系統。今年,我們會進一步完善相關系統功能,如增加“跨區域數據核查對比”功能,持續提高審核效率。同時,指導各地進一步簡化流程,提高撥付速度。
近日,提振消費再迎政策利好。中辦、國辦印發了《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了包括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等在內的8方面30項重點任務。李剛表示,隨著政策逐步落實,商品消費、服務消費、新型消費和消費場景四個方面都將持續提升。
李剛: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推動首發經濟,鼓勵國內外企業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發展“人工智能+消費”,推廣“IP+消費”,持續打造新的消費增長點。我們將組織開展“購在中國”系列活動,打造更多“必購、必吃、可玩、可觀”的商旅文體店融合消費場景。同時,繼續實施城市商業提質行動,打造更多高質量步行街、商圈,提升購物體驗。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