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xicheji.com-天天日天天舔,亚洲成年av免费看,99久热这里有精品免费,亚洲经典精品,97无码超碰中文字幕,成人AV中文字幕,亚洲风情在线观看,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九月天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煤炭
  • 綜合
  • 郭云濤: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

郭云濤: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

2008-07-25 00:00:00 中國煤炭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作者: 郭云濤  


近幾年,我國煤炭進口量逐年大幅度增加,僅4年時間就由煤炭出口全球第二大國變為煤炭進出口基本持平的國家,2008年將成為煤炭凈進口國。預測未來20-30年內,我國煤炭需求的10%以上將依靠進口。我國煤炭需求的這一深刻變化,必定對全球煤炭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如何搶得先機,對我國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我們認為,應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迅速占有和控制國外煤炭資源,做好我國能源供應的戰略布局。
一、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是確保我國煤炭供應的必然選擇
煤炭是我國的基礎能源,分別占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的76%和69%。我國煤炭資源雖然豐富,但儲采比僅為48,而世界平均儲采比為147,俄羅斯大于500,美國為234,澳大利亞為210,南非為190。我國還存在煤炭資源、產煤地區與消費地區不均衡性分布、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脆弱等突出問題,迫切需要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以彌補國內供應不足。
1.我國煤炭資源與主要消費區域不均衡性分布矛盾加劇,必須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
我國煤炭1萬多億噸的保有資源量中,90%以上分布在秦嶺、大別山以北,未來煤炭消費增量的70%也將倚重這一地區。而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包括京津冀、東北、華東、中南等)是主要的煤炭消費區(占我國煤炭消費總量的70%以上),但其保有資源量僅占全國的13.6%。這種資源稟賦、產煤地區和經濟布局的不均衡性決定了我國“西煤東調、北煤南運”的煤炭供應格局,即西部地區煤炭通過大秦、朔黃等鐵路專線,輸往秦皇島、天津等北方7大港口下水,航運到華南、華東的接卸港后,到達最終用戶。由于列車運量小、運距長,西部地區煤炭到達東部消費市場的銷售價格中運輸費用占50%以上。從國外進口煤炭,可利用大噸位船舶直接海運到我國南方港口,費用較低。所以,加大開發國外煤炭資源,對于緩解我國煤炭資源產地與主要消費區域不均衡性矛盾的進一步加劇、確保煤炭有效供給意義重大。
2.我國水資源短缺與煤炭大規模開發的矛盾突出,保護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必須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
太行山以西是我國煤炭資源的富集區(蘊藏著我國90%的煤炭資源),但水資源量僅占全國的1.6%,氣候干旱少雨,土地荒漠化嚴重,地質災害頻繁,生態環境脆弱。盡管煤炭儲量很大,但在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雙重約束下,我國煤炭年最大有效供應能力只能達到35億噸左右。為緩解我國水資源短缺與煤炭大規模開發的矛盾,必須在生態環境可承受范圍內開發西部地區煤炭資源。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有利于保護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和水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3.我國東部地區煤炭供需缺口逐步擴大,必須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
我們經過研究預測,2005-2030年期間,我國煤炭需求年均增長2.5%左右,到2030年煤炭需求量將達到39億噸,而我國煤炭最大供應能力為35億噸,約4億噸需要從國外進口。
2005年,東部地區消費了全國70%以上的煤炭。東部地區煤炭資源大都賦存條件差、開采強度大,礦區陸續進入衰老報廢期,遠遠不能滿足該地區的需求,供需缺口將由2005年的6.7億噸,增加到2020年的13億噸、2030年的16億~18億噸。這些缺口量如果全部從西部調入的話,僅基礎設施一項,在2020年前就需至少再建7條億噸級運煤鐵路專用線以及相應的港口。而從國外進口煤炭,則可以彌補部分供需缺口。從運距看,從秦皇島港到廣州港為1500海里,從廣州到印度、印尼、澳洲分別為1600海里、1800海里和3800海里左右。因此,加快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步伐,對于緩解東部地區的缺煤問題,保障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二、目前是獲取國外煤炭資源的有利時機
目前國際能源市場競爭的焦點是石油、天然氣,受油氣供需緊張的影響,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上揚,需求增加,煤炭資源的開發也倍受關注。但與石油、天然氣相比,煤炭在價格比較、資源獲得等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是大規模控制和開發國外煤炭資源的大好時機。
1.煤炭價格與其它能源相比處于相對低位,可以較小代價獲得大量國外煤炭資源。
據國際能源署預測,2005~2030年,全球能源和煤炭消費量年均增速分別為1.7%、1.5%左右,由于煤炭在許多國家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仍占較高比例(2005年,美國占24.6%,日本23.1%,德國25.3%),隨著全球石油資源供需矛盾加劇,加上煤炭利用新技術正取得重大突破,對煤炭資源的爭奪將日趨激烈。
盡管近幾年國際煤價不斷攀升,但煤炭價格與其他能源價格橫向比較,仍屬較低水平。據測算,按等值熱量的價格計算,煤炭大致是石油和天然氣的1/2~1/4。相應的國際煤炭資源、資產購置成本也較低。如2006年澳大利亞百年煤炭公司出售正在生產的5個煤礦,年產量2400萬噸,地質儲量達10億噸,價格總計不超過2億澳元;2007年6月,韓國資源公司和SK公司共同收購澳大利亞Angus Place煤礦50%的股權,花費8000萬澳元,礦井儲量6000萬噸以上。我們認為,目前世界煤炭價格仍處于上揚期,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運用市場手段迅速占據海外資源。
2.一些國家迫切希望通過開發煤炭資源獲得發展,為我國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提供了難得機遇。
近年來,一些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加大了對外開放力度,積極尋求國際合作,藉此提高本國煤炭產業生產技術水平,促進經濟發展。如蒙古國已探明煤炭儲量約500億噸(含部分焦煤資源),而目前開采的17處煤礦的年總產量不足500萬噸;越南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400多億噸,主要煤種為無煙煤,井工開采30萬噸以上的礦井不足30個,開采工藝比較落后;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資源豐富,賦存條件好,世界煤炭巨頭在澳大利亞都擁有很多煤炭資源,該國煤炭資源的購并一向比較活躍;印度尼西亞是世界第2大煤炭出口國,儲量豐富,主要煤種為優質動力煤,印尼井工開采技術和經驗比較落后,而且煤炭工業基本建設資金也極為短缺,需要引進資金和技術擴大開采規模;還有朝鮮及非洲的一些國家,擁有豐富的煉焦煤和優質動力煤資源,是煤炭開發的處女地,這些資源正是我國大量需要的。因此,應抓住這些國家謀求發展的難得機遇,通過風險勘探、收購、兼并、聯合開發等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獲取這些國家的煤炭資源,做好我國國外煤炭資源的戰略布局和開發準備。
3.我國一批大型企業已基本具備開發國外煤炭資源的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大批煤炭、礦業、電力企業發展迅猛,實力雄厚,已基本具備了開展國際合作、國外開發的能力和實力。如2006年有3家(神華、中煤、大同)煤炭企業銷量過億噸,有2家(龍煤、山西焦煤)產量在5000萬噸以上,有25家產量在1000萬噸以上。我國煤炭企業掌握著各種復雜條件下的井工開采技術。我國最深的礦井已達1500多米,而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最大開采深度為300米左右。井工開采是我國企業參與國際煤炭資源競爭的最大優勢。
縱觀世界排行前10名的煤炭企業,有8家是跨國公司,他們都是在國際煤炭資源并購中迅速發展起來的。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和煤炭消費國,我國大企業直接參與國外煤炭資源開發,一方面可以使我國企業迅速做強做大,實現跨國經營,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另一方面有利于實現能源供應多樣化,減輕國內資源開發強度,保護生態環境,同時,可以加快我國煤炭工業結構調整,化解市場風險,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國內大企業開發國外煤炭資源
開發國外煤炭資源是一項涉及面廣、影響大、敏感度高和時效性強的復雜工程,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需要企業和有關各方的協調配合。
1.建議國家實行國外煤炭資源開發項目備案制。國際煤炭資源開發競爭激烈,市場瞬息萬變,企業必須反映迅捷,及時決策。為適應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國家可對有實力、具備境外資產管制能力的上市公司、大型企業授予一定額度的境外自主投資權,使他們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籌融資優勢和良好的資信條件,采用參股、控股、獨資等多種方式,搶抓市場機遇,把握投資機會,盡快控制國外煤炭資源。
2.政府有關部門要為國內企業開發國外煤炭資源創造條件,加強監管。煤炭資源開發投資規模大、回報時間長,政治風險和市場風險都不容忽視。政府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組織要幫助企業研究東道國的資源開發方面的法律規定,與有關國家簽訂雙邊投資保護協定、多邊投資擔保協議,規避投資風險。同時,政府和企業監管部門要強化對外投資的財務管理和預算約束,促使企業強化風險意識,科學管理,控制投資成本。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協調,行業協會和企業加強協作,一致對外,把國內的巨大市場需求轉化為對外談判的籌碼,爭取最大的投資效益。
3.開發國外資源要抓住重點,針對不同國家采取不同對策。收購控制國外煤炭資源,應以國內和國際市場亟需的煉焦煤和優質動力煤等戰略資源為重點。對不同國家要采取不同方式。如對澳大利亞等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可采用收購兼并、資本運作等方式實施控股和參股控制資源;對印尼、蒙古等基礎設施較差的國家,可通過修建鐵路、投資建礦、技改擴能等方式控制和開發煤炭資源;而對于非洲等尚未開發的國家則要抓住中非高層論壇創造的大好機遇,結合對非援助,進行風險勘探,搞好資源儲備,為大規模開發做準備,通過煤炭開發,實現合作共贏,促進非洲經濟發展。
4.鼓勵國內企業在國外利用當地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和深加工。這樣企業既可以延長產業鏈條,拓展經營領域,發展當地經濟,幫助東道國發展初級產品加工業,提高經濟效益,又可減輕國內環境壓力和運輸壓力。
5.開發海外煤炭資源要低調,重實效。近年來,國外經常有人借中國購買資源炒作“中國威脅論”,國內也有一些機構和媒體大肆炒作,使不少并購項目受到影響,有的付出不必要的代價。購買國外煤炭資源要低調進入、嚴防炒作,以免引發國際上一些不利輿論或出現哄抬價格現象。
 




責任編輯:中國能源網

標簽:煤炭 步伐 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