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口動力煤市場價格雖有所波動,但重心繼續下移的趨勢不改。數據顯示,4月9日CCI5500報收于672元/噸,較年初下跌98元/噸,跌幅12.75%。
目前來看,當前正處電煤消費傳統淡季,動力煤市場供應寬松明顯,價格下行壓力不改。但一些利好支撐也在逐漸顯現,動力煤價格距離反彈或已不遠。
首先,進口煤補充效果欠佳。一方面,外礦報價依舊堅挺,降價幅度有限,促使進口煤價格倒掛持續。另一方面,匯率波動之下,進口煤成本增加,運費價格也在上行。影響部分進口煤需求轉向內貿市場。
其次,北港庫存去化加快。在需求緩慢增加的同時,恰逢為期一個月的大秦線檢修,促使北港庫存下降;截止目前,北港存煤較大秦線檢修前減少了70多萬噸。按目前的去庫速度,預計到4月底,港口將去庫200-300萬噸。
第三,北港存煤結構性問題仍存。受市場預期偏弱和發運倒掛影響,貿易商避險心態明朗,尤其中小貿易商主動集港發運的積極性偏低,特別是低卡資源倒掛程度加大,導致港口貨源存在結構性供給偏少問題。一旦需求有所好轉,報價就會上調。
第四,成本端支撐持續。近期,產地煤價相對堅挺,調價煤礦以上漲居多。疊加部分鐵路運費優惠措施的調整,促使發運成本高企,成本端支撐有所加強。
最后,市場信心將逐漸改善。隨著大秦線檢修的深入,疊加資源結構性供給偏少和進口煤缺乏性價比,以及部分煤種的價格已接近谷底,貿易商挺價意愿逐漸抬升,市場逐漸向好的方向轉化。與此同時,天氣極端化程度加劇,也不排除電廠日耗在淡季出現增加。影響市場信心逐漸向好。
綜上,在供應寬松而需求疲軟之下,預計短期內利空因素將繼續主導動力煤市場走勢。但隨著利好因素影響的持續,供需寬松態勢有望不斷改善,在貿易商挺價意愿偏高下,還是存在反彈預期的。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