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復蘇和新興技術的不斷涌現,有色金屬需求激增。
特別是鋁、銅和鎳,這三種金屬被認為是能源轉型過程中的關鍵金屬,將繼續在輕量化、算力提升和新能源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增長前景廣闊;而鈷、鋰等小眾金屬則因技術迭代呈現需求波動。
不容忽視的是,地緣沖突和周期波動依舊是礦企需要面臨的風險。當前行業頭部企業已經通過產能整合與技術創新持續受益。這也預示著未來,金屬產業的競爭不僅是資源的爭奪,更是技術迭代與政策適應力的較量。
與此同時,面對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有色金屬行業正逐漸將目光投向綠色生產,通過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為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著更多的力量。
當下,綠色交通、低空經濟、人工智能(AI)等新興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力提振了有色金屬需求。
其中,鋁憑借其輕質化特性,在新能源汽車、船舶輕量化替代鋼鐵領域大放異彩,成為核心材料。同時,隨著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和建筑行業的轉型升級,對光伏支架及建筑鋁型材的需求也同步攀升。據國聯證券預計,2025年電解鋁供給端增速將顯著回落,預計2025年至2026年全國電解鋁供需缺口將分別達到40萬噸和47萬噸,這一供需缺口將逐漸推動鋁價上行。
銅則在新興的算力時代中扮演了“新石油”的角色。隨著AI算力需求的持續高漲,高速銅纜的需求也隨之大增,成為連接數字世界的“神經脈絡”。此外,鎳作為能源轉型的關鍵元素,在動力電池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高鎳化趨勢顯著。機構預測,到2030年,電池用鎳占比將達到60%。
盡管有色金屬需求正在大幅提升,但銅、鋁等金屬的供應鏈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宏觀層面,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導致了一系列貿易壁壘的出現,使得相關企業面臨額外的關稅或費用,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此外,地緣沖突、環境法規的日益嚴格以及勞工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挑戰,這些因素都可能對礦產的開采和冶煉過程造成延誤或中斷。
中信證券研究報告提到,全球貿易沖突的大背景下,政策的作用愈發顯得重要。隨著美國一系列關稅政策的出臺,如取消銅鋁材出口退稅等,將有望推動國內產業的深層次變革,促使銅鋁加工行業的產能進行優化。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關稅政策對整個全球的供需關系并沒有改變,只是增加了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因此,企業需要密切關注關稅政策的變化,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
以鋼鐵和鋁為例,特朗普政府已經對中國等國家的鋼鐵和鋁產品增加了關稅。然而,由于中國的鋼鐵出口量已經大幅減少,因此對中國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對于鋁行業來說,雖然美國是加拿大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但加拿大的鋁產能也受到了關稅政策的影響。不過,由于美國的需求并沒有減少,因此企業需要尋找新的供貨方或調整產品結構來應對關稅政策的變化。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眾多中國礦企上市公司積極披露其海外業務情況,特別是在海外買礦布局方面展現出強勁態勢。然而,在全球化進程中,這些企業面臨著諸多風險與挑戰。
政治風險是海外礦業投資的首要考量。由于礦產資源多集中在政治穩定性相對較差的欠發達地區,如中亞、非洲和南美等地,這給礦業投資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此外,地緣政治風險同樣不容忽視。例如,中國企業通過加拿大控制南美或其他地區的礦產資源時,可能會因地緣政治變化而被迫退出,導致前期投入的資源付諸東流。
礦業發展的周期性也是企業必須正視的重要因素。在礦業成長期,企業可以抓住市場機遇,通過低位買進、高位賣出產品獲得豐厚利潤;但若市場處于高位,則可能隨時迎來下坡期,企業需具備強大的抗風險能力以應對市場波動。
金屬市場本身的風險同樣不容忽視,主要包括市場風險和價格風險。市場風險源于需求的不確定性,企業可能面臨產能過剩而市場需求不足的局面;價格風險則與金屬價格的波動性緊密相關,由于金屬價格受期貨市場等多種因素影響,每天的價格都可能波動不定,給企業帶來巨大挑戰。
為了有效應對這些風險,礦業企業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在價格風險管理方面,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期貨市場等工具進行保值和對沖,通過套保、對沖等策略鎖定未來銷售價格,從而降低價格波動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同時,在財務管理上,礦業企業需要保持財務穩定,確保擁有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在價格下跌周期中,企業的現金流可能受到嚴重沖擊,因此保持充足的流動性至關重要。大型礦業企業通常會儲備承諾性的銀行授信,以應對周期性變化,確保在關鍵時刻能夠獲得資金支持。
此外,礦業企業在應對價格下跌周期時,更傾向于拓寬融資渠道,而非像其他行業那樣通過豐富業務板塊來補充收入。因為礦業企業的核心業務直接關聯金屬價格,在價格下跌時,其他業務板塊往往難以彌補核心業務的損失。因此,礦業企業需根據自身特點,靈活調整策略,以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鋁業發展歷程中,資金缺口問題一直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面對這一挑戰,政府、行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緊密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作為新加坡乃至東南亞最大的銀行,星展銀行在金屬和礦業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憑借其全面的金融產品,為相關企業提供了全周期的金融服務。
具體看來,星展銀行的金融服務涵蓋了上市、發債、項目融資、貿易融資、外匯以及商品期貨套保等多個領域,形成了全方位的服務體系。
在鋁業領域,星展銀行已為多個重要項目提供了專業的財務顧問和項目融資服務。例如,中國企業在印尼投資的第一個氧化鋁項目,以及中國企業與印尼合作伙伴合資的第一個HPAL鎳冶煉項目,均得益于星展銀行在該行業細分領域的專研深耕和豐富經驗。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在印尼合資建立的該國首個高壓酸浸(HPAL)冶煉廠——PT Halmahera Persada Lygend。星展銀行為該項目推出6.25億美元銀團項目融資。作為該銀團牽頭安排行,星展銀行在項目早期就參與其中,為該項目設計了可行的融資結構,以適當應對項目開發階段的挑戰以及基準價格波動的風險——這兩者都是冶煉項目固有的特性。該銀團融資不僅助力該項目作為全球首個成功并達到規模效應的HPAL項目落地,為印尼鎳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掌握關鍵性戰略資源提供保障。
此外,星展銀行在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有色金屬投資合作方面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與東盟不僅是重要的投資伙伴,也是緊密的貿易伙伴。新加坡作為亞洲的金融中心和貿易樞紐,可以有效地為中國企業投資東南亞的金屬與礦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服務。星展銀行憑借自身在新加坡的總部優勢和在東南亞的廣泛業務網絡,持續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滿足其在金屬與礦業領域的多元化需求,進一步加深了中國與東盟國家在有色金屬領域的合作與交流。
展望未來,星展銀行將繼續發揮其專業優勢,為礦企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務方案,助力其穿越周期,實現可持續發展。